第220页(2 / 2)

。”

一旁的将士上面按住阮卿的肩膀要将他带下去。阮卿脚步不动,他看着周瑜道,“你要把这件事告诉孙策?”

周瑜淡淡瞥了阮卿一眼,“这事,要怎么瞒住?”

咬了咬下唇,阮卿不再说话,任由人推着自己离去。

柴桑,吴侯府

周瑜送来的信已经拆开在案上搁了两三天,孙策却迟迟没有回书。

这怎么回?他不信阮卿真的如信上所说,前尘皆是在骗他,今朝欲归曹营,与江东为敌。他不信。

可这封信是周瑜写的,白字黑字,桩桩件件,清清楚楚。

他是了解周瑜的,做事精细严谨。绝不会随意空穴来风。

两下为难,这几日,他心里煎熬万分。

就在他拿不准主意时,吴郡传来一封书信。

“吾兄亲启,弟孙辅顿首:

昔弟昏聩,犯下大错,借兄仁慈,今得不死,养于府中,弟感激涕零,痛心悔改。近听闻曹军来袭,有一事藏于心中,今不得不告。

昔年与操通信,闻彼府失踪一主簿,操记挂多年,派人多地搜寻,不见消息。主簿正为颍川人氏,姓阮名卿,字慕尔,乃曹贼亲自教导,一手养大,亲密非比常人。

卿处吴郡多年,功绩累累。弟知兄重视欲加重用。但卿先瞒兄前事,如真与操交恶,又怎会多年寻觅?弟知此事,隐瞒不报,如坐针毡,不得安宁,今特写信告知。

今大战在即,望兄明鉴,纠其明细,勿使有心之人为祸。弟辅百拜伏首,敬上。”

阮卿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一时留情,竟为他埋下今日祸患。

先是阮卿事发,周瑜传信。孙辅揭发的时间未免太过巧合。

可孙策这时已顾不得许多。

孙辅之前与曹操有过私信,如今又被囚禁在府,能翻起什么大风浪?因此这话可信度甚高。

孙策看完,手掌发抖,捏着信的手指泛着骇人的青白,分明的骨节好像下一刻就要因大力的拳握而崩开。

往昔总是含着玩世不恭笑意的眼睛这会儿爬满红血丝,如道道破碎裂痕,骇人无比。他明明是在愤怒,可眼眶里却还闪烁着少许晶莹的泪,不知为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