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页(2 / 2)

他在客栈被刺,第二日老王看到他没死虽愣住却一点都不震惊。他猜测,应该是老王知道他要被杀死,但并不知道杀手会何时动手。老王发愣也是在奇怪为什么这么长时间还不把他杀死,毕竟他们要杀人不是还有一个观察期么,就和在监狱里下毒一样。

这么说的话,老王只是负责提供这么一个场所,并看场子。最后动手的事并不插手。所以老王并不是最终要杀他的人。

对了,阮卿忽然想起,老王还有个主君。会是这个人么……

厩置是官营,这事又牵扯县令,还是说县令才是这个人……

又或者说,县令其实就是杨氏主君?

不过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这次暗杀并不只针对他一人,想来他的马甲还没有掉,紫微大帝也没有摸来。

黄须郎不知道阮卿脑子里还有这么多弯。在阮卿问完后他又问,“那装了尸体的车子都运到哪去?”

“这小人不知道,那车子停到府外,自有人前来拉走。”

黄须郎问,“你们如此行事,也不怕路上被人撞见?”

“到这个点,县令已为我等行了便利。凡在这趟路上值班的衙役都被调走了,因此一直未有人发现。”

阮卿问,“你们县令姓什么?和城中豪族安定杨氏有什么关系?”

黄须郎不解的看向阮卿,不明白这事和他们要搞清楚的事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吏说,“我们县令姓赵。和城里的杨氏只见过几次,平日无有来往。”

好了,现在知道县令和杨氏主君不是一人。

“你怎会知你家县令和杨氏只有几面之缘?”阮卿紧接着问,丝毫不给对方喘息的时间。

小吏马上就哭了,“这这这……小人没听说过县令和杨氏有来往。只是几次宴会上匆匆见过。”

阮卿点头,“那个……就是城里,安定杨氏的主君,叫什么名字?”

小吏怔了下,忙说,“杨兆,叫杨兆。”

“你一介小小狱吏,如何知道杨氏主君的名字?”阮卿问。

小吏吭哧一下,眼泪将落,“杨氏在我们这小城里算豪族,小人既在县衙当差,难免听到些。”

阮卿问,“你还了解多少杨氏的事,尽皆说来?”

小吏说,“只听说是安定杨氏的旁支,与,与杨秋将军十分要好。杨兆能在这小城独大,也全靠有杨秋的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