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2 / 2)

铃,他们反倒认为是自家高攀了。”

“为何?”

“一些前尘旧事,你最好别掺和进去。”林密妍含糊道。

静悦公主并不喜欢刨根问底,在母亲显露出不想回答的意思后,也就将此事放到一边,直到今日跟林黛玉谈起史湘铃时,才想起了还有这么一槽,于是多问了一句:“说起来,这保龄侯史家也是荣国公夫人的娘家,为何表妹儿和林夫人同他们没什么往来?”

“长辈之事,做子女的不好妄言。”对于这一点,林黛玉也感到十分奇怪。毕竟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姐可是时不时就要去福亲王府小住一段时间,反观贾敏这儿,只有张夫人偶尔上门看望一二。林黛玉在京城长到六岁,居然从没去过荣国公府,向来都只是贾敏和林如海过去应酬一二。

至于保龄侯府那儿,更是同林家又隔了几层。

林黛玉同母亲招待张夫人时,也听说保龄侯府自贾代善去世后,同荣国公府的关系淡了不少,也就一乳名换作是湘云的侄女还会来荣国公府小住,哄得贾母待她比待自己的亲孙女还好。

提起那位名为史湘云的侯府小姐,张夫人十分不满道:“以前是为着母亲高兴,所以才会让保龄侯家的小姐偶尔过来小住。只是这闺女都快七岁大了,还是没个正行地在母亲面前抱怨史家的两位侯爷,进出间也不忌讳着,这怎么行呢?”

贾敏很能理解张夫人的担忧。

史湘云再怎么是亲戚,但也只是跟当家人的关系又隔了几层的表亲。就算是正儿八经的同族堂小姐,也不会出入别家如自家之地。现在还能以年幼无知来掩饰里头的不合规矩,可一旦史湘云过了不同席的年纪,总不能还像现在这样,只带几个奴仆就去亲戚家小住。

这不等同于指着保龄侯夫妇的鼻子,骂他们刻薄亲侄女?

甚至更过分的粗人,没准会明里暗里地讽刺保龄侯夫妇跟死了没差,所以要让侄女“投奔”别家。

“你就算给了她, 她也只会认为你是在施舍,搞不好还会对你怀恨在心。”长安乡主能理解林黛玉的善意之举,毕竟对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只是善良也要分人,史湘铃或许有些可怜,但保龄侯一家所处的立场让长安乡主没法对他们产生同情:“你知道保龄侯为何放着南阳郡主和岭阳郡主不要, 偏偏将女儿送给安阳县主做伴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