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1 / 2)

此时的她父亲安在,母亲有孕,府中和睦。

过惯了寄人篱下风霜刀剑严相逼的日子,一家人能好好的在一起便是她最大的愿望。

她是带着记忆重生而来,不必启蒙,不学诗赋,只是抓紧了时间好好研究医书。

好在她素来聪慧,又曾经得高人指点,不光靠着自己所学保住了弟弟林怀瑾,也保住了贾敏和林如海。

而今父亲深得圣上信任,已经升至了从二品,任江苏巡抚。

贾府和林府离得远,黛玉本人来说也有些近乡情更怯,对于去宁荣二府并不是太向往。且林府本来主子就少,贾敏几次走娘家时候,黛玉都以照看弟弟为由留在了家中。

贾敏知道贾家爷们儿脾气,不敢把儿子带去贾府跟那几个多待,唯恐把探花郎的儿子养成贾珍贾琏一类纨绔,便也不执意叫着黛玉怀瑾去贾家走亲戚。

周围的一切都同前世没多少出入,所有事情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着,只是这个李白,这几年闻名大江南北,前世却从来没听说过。

这人名声很大,才气很高。今日一见,才发现这人恃才傲物,性子也是狂得很,对着谁也不会有屈膝的感觉,不管是父亲还是九王妃的兄弟。

不管了,黛玉伸个懒腰,翻身起床,反正都只是过客。

一刻钟后。

雪雁走了进来,对着黛玉报告新闻道:“老爷请了李白李先生为府中西席。”

黛玉:……,说好的过客呢。

林家小爷林怀瑾没去观摩“李少侠智斗董三爷”盛况,听杨阔说起那日情形,既是惋惜又是向往。

林如海安顿好李白后,把李白先生要留下来为林府西席一事同林怀瑾说了,林小弟高兴得很,父亲关于认真学习的长篇大论一句没听进去,出了院子一蹦三尺高。

黛玉也知道,李白虽说是府上西席,名义上教两个孩子,但主要还是给林怀瑾请的,黛玉出席拜师礼后,就自顾自回房了,之后同李白也没说上几句话。

那人诗做得的确不错,但是就算是诗做得不错,真的就能教学生去考科举吗?宝玉作诗不说多好,比起外面拿起子附庸风雅的相公却也强了不少。但饶是如此,叫他去考考科举试试,若是还像以前那个性子,怕是怎么都中不了的。

李先生再是厉害,年纪轻轻怕是没上过几次考场,也没考出来什么成绩。能把这样一位没上过考场的先生请给怀瑾讲课,不得不说父亲心也是真大。

不过林海到底是探花出身,怀瑾又聪明,父亲只要闲暇时候对怀瑾上上心,多加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