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2 / 2)

令各个郡衙将首犯押解入咸阳受审。

各地人心惶惶。

有人在传说,六国之中最后臣服的齐国要反了,也有人说,是楚国的军队要卷土重来。

茶棚中,歇脚的众人看着鱼贯而入被押着走的落魄学子,都静悄悄的不说话。

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走进茶棚,四下张望终于看到一张桌子边只有一个客人在饮茶。他急急走去,行了个礼:“我赶路腹中饥渴,不知可否这位大哥行个方便,拼桌同座?”

周围几人往这边看来,只见坐着那人带着斗笠,露出的下半张脸倒是周周正正的。看见年轻人赶路渴了,便抬手示意他就坐:“都是行脚人,请随意。”

“多谢这位大哥。”

小儿麻溜儿地来上茶,年轻人狂饮了一壶茶,又点了一荤一素两道菜与一碗黍米饭,才喘了口气。

街道上被押解的儒生们终于走远了,人们才小声议论起来。

饭菜端上来,年轻人才慢条斯理开始用餐。

他的动作很斯文,虽然饿了也不会狼狈。

在周围人乱哄哄的声音中,他的声音传入对面坐着的那个戴斗笠之人的耳朵:“多亏盖先生沿途留下记号,子房才能寻踪索迹。”

这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居然正是帝国通缉的要犯张良,而与他隔桌而坐的,自然就是一直蛰伏在咸阳的盖聂。

两人借由用餐饮茶遮挡说话的痕迹:“盖先生,我师兄他们现下如何了?”

盖聂道:“我探过一次帝国的牢狱,罗网增加了三倍的杀手驻守。这更有可能是个陷阱。在下不曾进入地牢深处,是担心打草惊蛇,最终无法顺利带出张先生的二位师兄。”

张良担忧两位师兄,胃口全无:“不知道我大师兄与二师兄是否受刑。”

盖聂道:“在下虽然不曾进入地牢深处,但蛰伏两日,曾经看见有狱卒送进空白竹简与竹笔。”

张良立即明白盖聂的意思,他也感激盖聂为了救人一声不吭蛰伏牢狱的行为。只是此刻不便多说,他只道:“如此,我即可去联络前来协助的诸位。营救之事,全赖盖先生牵头了。”

盖聂微微颔首:“我今日在地字三号房。隔日离开是自会留下记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