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十八章 敌人怕的就要坚持(求月票)

第四十八章 敌人怕的就要坚持(求月票)(2 / 3)

技树不用攀得太高太快,五年平辽的大计划就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这也坚定了朱由校继续安内的决心。只要内部不出大问题,前线能够稳扎稳扎,严密封锁,建奴绝对是无机可趁的。

今年的改革整顿虽然时日尚短,但已经见到了成效。

特别是清屯充饷和开放海禁,基本上解决了边镇官兵的饷粮,以及加强水师装备的资金问题。

所以,尽管内库没有太多的进账,甚至是有所减少,国库也还是不富裕。但省的钱、花的钱,却使大明的军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朱由校看过山西巡抚杨涟的上奏,沉吟片刻,提笔写了批示。

杨涟和左光斗虽是东林党,但与光会瞎喷而无实能,甚至是贪渎的官员,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左光斗通水利,对畿辅的水利屯田有很大贡献;杨涟从地方官做起,曾举全国廉吏第一;两人都是有实务工作能力,且刚正清廉。

这样的官员,你就不能让他当言官,朱由校也不太需要魏征似的谏臣。而把他们放到地方去干实务,从效果上看,却是正确的选择。

在山西的清屯充饷,杨涟干得很好。连死都不怕,还怕得罪人啦?

但山西想要发展,却不容易,朱由校的办法也不多。矿产资源是丰富,但现在的技术条件,也没法大规模开采利用。

当然,杨涟也没提出经济发展的问题,还是传统的封建社会的治理方式。

朱由校批示完毕,也没告诉杨涟,他对某些晋商的打击计划。

传统就传统吧,老百姓能吃上饭,不闹事儿,杨涟也算是合格了,别的事情用不着他去办。

再拿起一份题本,却是贵州巡抚傅宗龙上奏请罪。

显然,明军采取屯田戍守、封锁围困、以守为攻的策略,使安邦彥感到了恐惧和压力。

趁着四方明军还未完成军事布署的时候,安邦彥率叛军突然渡过鸭池河,发动进攻,想要打破明军的包围。

总兵鲁钦被困孤城,率部竭力抵御,借助于火枪和轰天雷,给予叛军以大量杀伤。

叛军围攻不克,则给了明军调动反击的机会。

傅宗龙派遣周鸿图、胡从仪率军先攻占沙河坝,然后连下广顺、定番(惠水)、青岩、白纳等地。然后亲自督战,在赵官屯杀死了安军重要头领老虫添。

安邦彥眼见要遭到明军夹击,只得仓促撤退。而鸭池河防线,明军则失而又得。

这应该算是先败后胜吧,朱由校沉吟着作出判断。但把安邦彥再次堵回去,并令叛军损失不小,说是大捷也不为过。

明军的布署尚未最后完成,被叛军突破防线,也是情有可原。

重要的是安邦彥害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