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十九章 朱小头问世,鹰铳扩充(求月票啦)

第四十九章 朱小头问世,鹰铳扩充(求月票啦)(2 / 3)

,猛然上去咬了一口。

嘿,把“朱小头”咬出牙印了吧!果然是真的,成色很足,这个办法多简单。

朱由校嘿嘿笑了起来,一抬头却看到李成成抱着猫傻站在殿门处,眼睛直愣,脸现惊愕。

眨巴眨巴眼睛,朱由校把银币往空中一抛,然后左手接,右手拍,把银元合在掌中。

“过来猜正反面。”皇帝很威严地对李成成吩咐道:“猜错了罚你。”

哦?啊!李成成后悔自己进来的不是时候,也后悔自己表现得太明显。

微扁着小嘴,丫头可怜兮兮地蹭了过去。

………………….分隔线………………….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战争就是如此,世事便是如此。将军或名留青史,或赫赫战功,都是千千万万士兵的生命换来的。

而士兵是那么渺小,为国征战、捐躯沙场,绝大多数却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不仅是无名,连吃饱穿暖都曾经是奢望,更不要说足额的饷银,以及完全的装备了。

但这一切,都在今年悄然发生着改变。感受最明显的,则是从难民叫化军逐渐成长为与建奴作战的主力,僻处海外的东江镇。

长枪刀盾红胖袄,这是东江开镇成军的装备。对于叫化军来说是雪中送炭,对正规军来说则很寒酸。

但升级的速度却很快,盔甲在数月后便补齐,火枪不断装备,大小战船也有了数百艘之多。

现在,还未入冬,棉衣、棉鞋、手套、头罩、铁面等物资,就源源不断地运来,根本不用将领操心冬季作战的困难。

朝廷的组织高效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皇帝能想到前线作战的官兵,并提前筹措布置。

后勤的保障,增强了东江军的实力,更使所有的普通士兵得到了恩惠。

不必讳言,如果粮草物资窘迫,最受苦的就是他们。军官将领的待遇总会比他们要好一些,从古至今,都是一样。

张小喜套上头罩,就是露出两只眼睛的毛毡口袋(东北老头帽),既防寒又能缓冲铁面贴脸的不适。

看了看已经涂画得乱七八糟,象恶鬼又象白脸奸臣的铁面具,张小喜却是很满意。

把铁面具扣在脸上,把绳子在头后绑紧,张小喜转着头四下打量。视线虽然稍有些阻碍,但他觉得自己肯定很威武很吓人。

哼,哼!再跟建奴打,吓尿的该是他们了吧?

张小喜瞪大眼睛,做出凶恶的样子。尽管有铁面具遮挡着,别人并看不到。

梆,脑袋上被敲了一下,张小喜赶忙转头,又赶忙摘下铁面和头套,赔着笑脸施礼叫道:“长官。”

冯大铁点了点头,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