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点,逐步把百姓和官兵手中的银子换走,一举两得。
英子有些不舍地把银元交还给伙计,挑选好商品,掏出一块碎银子,说道:“一共是五钱七分一厘,我这可是一两的足银。”
伙计笑着点头,赞道:“娘子算得真快,这五六样商货呢!”
阿桃急着催促道:“你快找钱,四钱二分九厘,别找差了。”
柜台里的掌柜注目过来,打量了一下,迈步走过来,对伙计吩咐道:“抹一厘,找四钱三分。”
说完,笑着对两个丫头说道:“二位小娘子是本地人啊,有没有兴趣来本店卖货?管饭,还给工钱。”
英子和阿桃对视了一眼,有些迷惑,没有马上回答。
掌柜的笑道:“店里的伙计呢,家都不在这里,若是长期在外,有诸多不便。所以,早就决定要在本地招人。我看二位算账挺快,倒挺合适。”
哦,这样就明白了。伙计们不想长期呆在这偏僻地方,离开家离开亲人,谁也不愿意呀!
“那——”阿桃转了转眼珠,问道:“给多少工钱啊!”
掌柜的伸手去拿银元,在“朱小头”上停顿了一下,却拿起了“半元”龙币,向两个丫头展示了一下,笑着说道:“一个月给一枚,一年就合六个大元哪。还管饭,就是干挣钱。”
英子的眼睛亮了起来,盯着“半元”龙币,就差点头答应了。
“长年干活儿不休息呀?”阿桃也是颇为心动,但还是追问了一句。
掌柜的笑了,有点小狡黠,说道:“一个月歇三天,过年呢,歇五天。”说完,他又补充道:“朝堂上的大臣,过年也只有五天假哦!”
英子刚要点头,阿桃却偷偷拉了她一把,对掌柜的说道:“这样吧,俺们得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再来给您回复。”
掌柜的笑着点头,说道:“宜早不宜迟哦,到正月初六没回音,俺们可就不招了。”
说完,他又让伙计拿了两张门神画送给英子和阿桃。
两个丫头道了谢,转身而去。
“初六啊,他们是急着想赶回家过元宵节呢!”阿桃撇着嘴说道:“瞧不上咱们这地方,根本就不能长住。”
英子点头附和,说道:“谁也不想背井离乡,谁都想和家人在一起嘛!”
“要我说呀,一个月给一个大元,他们兴许也能答应。”
阿桃眼中闪着点小狡滑,挑了挑眉毛,晃着手里的年画纸筒,抱怨道:“就给张画,咱们这才有多少人家,留着也卖不出去。”
英子呵呵笑道:“那你倒是不要啊!”
“白给的为啥不要。”阿桃笑了起来,说道:“我想去换个大元,过年讨个喜兴。”
辽民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