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真是大昏君> 第二百四十章 阿济格出战

第二百四十章 阿济格出战(2 / 4)

那般的阅历和经验,更没有那份沉稳和忍耐。

人生的经历不同,处理问题的想法和作法也不相同。

阿济格不仅年轻气盛?更是新领正白旗。尽管努尔哈赤的安排没人敢反对?但阿济格也能感觉到正白旗的高级将领对自己未必心服。

谁让他是四小贝勒呢,出道晚。无论是军功,还是资历,都比四大贝勒差了许多。

所以,他需要用军功来证明自己?证明自己担任旗主并不是因为父汗的宠爱。并由此来夺得正白旗的军心,让那些自恃功劳大、资历高的将领们服膺。

尽管建功心切?但阿济格也没有鲁莽。在毛承禄所部偷袭建州北部,毛文龙率大军稳健推进的时候?他并没有急于出战,而是在等待战机。

与辽南的形势相似?两军之间的太子河是屏障?也是天然的分隔线。从阿济格的角度来看?自然是不愿渡河南攻明军。

如果明军渡河来攻打,既是背水而战,又要运输粮草物资,则形势处于不利。一旦落败,太子河又成了天然的阻敌。

基于这样的考虑,阿济格率主力在鸦鹘关以逸待劳,杜度则率一部人马前去对付毛承禄所部的袭扰。

而毛文龙率领大军却是十分稳健,每占一堡,都仔细认真地构筑阵地,作为中继基地或稳固据点,然后再向前推进。

特别是一堵墙堡和松树口,布置防御更是周密细致,牢牢地控制住两堡之间的太子河一段。

与辽南的明军几乎是一样的谨慎,毛文龙所部在太子河南岸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方才架设浮桥,渡河立寨扎营。

阿济格派出的侦骑哨探不断传回消息,对于明军如此小心翼翼的行动,阿济格觉得无机可趁。

同时,阿济格也感到了压力愈发地沉重。如果明军就这么步步为营地前进,如之奈何?

而且,正白旗的一些人本来就不太服他,把他的待机而动当成了胆小怯懦。尽管不敢明说,但一些风言风语还是传到了阿济格的耳中。

什么四贝勒若在,岂能如此胆怯,缩在鸦鹘关?四贝勒早就领军出战,干净利索地把明军打败了……

阿济格接掌正白旗,也是带了些亲信过来的。对于正白旗中哪些人不服,这么长时间也多少知道了不少。

可这种背后的议论,阿济格也没太好的办法处置。毕竟他在正白旗的威信,还没树立起来。

幸好,在这郁闷的时候,明军终于露出了破绽,让阿济格看到了获胜建功的机会。

一部明军两千余人,由松树口出发,作为先锋,向苇子谷推进。据侦骑报告,其后还有两千多人的部队作接应,但两军相距有三四里地。

冒进之敌,就是两股明军合为一处,阿济格认为也能战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