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真是大昏君> 第三百三十八章 以民为本,向勋贵下手

第三百三十八章 以民为本,向勋贵下手(2 / 3)

朱能开始,世袭九世、十二位的成国公爵,彻底除名。

至于嘛,不过是隐瞒了几家商铺,就算是可称得上“欺君”,也不用如此严厉的处置吧?

皇帝又缺钱啦,以前是平辽灭奴,现在是重建辽东。京师中很多勋贵都缩紧了脖子,以为皇帝已经盯上了他们的钱袋子。

皇帝确实对勋贵宗藩没什么好印象,但严厉处置朱纯臣,除了这家伙隐瞒经商外,还有别的原因。

历史上,李自成军逼近京师时,崇祯帝派朱纯臣督守京城的齐化门。

然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崇祯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纳。

此时的朱纯臣已经决定另投新主了,他知道明王朝的倾覆只在眼前,自己虽然累世深受皇恩,但抛不下荣华富贵的他绝对不愿意陪着这个亡国之君一起送死。

无论崇祯帝如何呼喊请求,朱纯臣闭门不出,充耳不闻。李自成军一到,这位成国公就立刻献出了齐化门。

王朝末日,方才能看出平日那些“忠臣”的嘴脸。一些勋戚文官的节操,连太监都不如。

不仅仅是朱纯臣,皇帝可是有一笔账,要慢慢收拾那些浪费国家钱财,却全无报国之心的王八蛋。

说是敲山震虎也好,拉开收拾勋贵宗藩的序幕也罢,甚至于只是皇帝恼恨朱纯臣在历史上的忘恩负义,反正,朱纯臣事件给京师的年节气氛笼罩了一层阴影。

当然,阴影只是对于勋贵来说。不关自己的照样欢庆,老百姓更是不管什么国公、侯伯的下场。

对于欠有外债的人来说,有一句俗话叫“年关难过”。对于京城的勋贵,现在轮到他们惶惶不安了。

赶紧的,屁股不干净赶紧收拾,别等到让皇帝抓到把柄。家中的子弟亲戚也赶紧严格约束,别因为不法而被有司找到罪名。

尽管皇帝处置起来毫不留情,可还是顾些脸面,总有个由头再下手。

哼哼,朕要发起狠来,可是连脸都不要,说你心怀怨忿,一样的抄家灭门。

皇帝坐在殿内,听着老魏在汇报工作,神情平淡,不时伸手摆弄一下桌案上的小模型。

老魏恭谨地说着,条理清晰,叙事简明,难得的好记性,竟不用稿子。

皇帝终于听完了汇报,脸上露出笑意,缓缓说道:“魏伴做得很好,几年来着实辛苦。没有内部的稳定,平辽也不会如此顺利。”

“皆是皇爷英明神武,奴婢只是努力办好差使,不敢言辛苦。”老魏躬身谦辞。

皇帝笑了笑,说道:“能办好差使,让朕满意,亦是大功一件。明年要继续加强南方的工作,天高皇帝远,总有些混账东西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