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我真是大昏君> 第四百八十八章 虏中名王,尤称桀骜

第四百八十八章 虏中名王,尤称桀骜(2 / 3)

出动一万多官兵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他们既是战士,又是开垦的先锋。选择春天行动,也是不误春耕,争取秋天有一季的收获。

筑城、设堡、铺路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持续两三年,才能使前套成为塞上江南,成为向中套、后套推进的坚实后盾。

而从受灾的陕西向河套移民垦殖,以后还要加上河南,比移民至辽东更方便,也能够算作赈灾抗灾的有效手段。

只不过,最新的情报递到御案上,皇帝看过之后,又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虎墩兔要西征啦!

这个情报对于皇帝来说,并不意外。他早就有判断,平辽之后才大力加强九边重镇的军力。

当然,时间上是没法确定的。特别是对于虎墩兔,思维不算太正常。

“宣熊廷弼入宫觐见。”

皇帝结束了沉思,开口吩咐宫人。

虎墩兔的先安内后攘外的统一蒙古策略,加上改信红教,在左翼蒙古诸部便落得众叛亲离。

科尔沁败亡,又被明朝扶持而起;内喀尔喀五部在虎墩兔的压力下,归顺明朝;讨伐奈曼、敖汉,又将这两个鄂托克逼得投靠了大明。

折腾来折腾去,虎墩兔的察哈尔部由原来的八个鄂托克,现在只剩下了六个。

虎墩兔把目光转向右翼蒙古,继续自己的统一蒙古的大业,其实是可以预判的事情。

右翼蒙古力量薄弱,虎墩兔可以兼并扩充实力,恢复他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还能够夺了大明对右翼蒙古的“市赏”,在物资粮草上得到供应。

显然,虎墩兔没有看出大明皇帝的算计,也低估了皇帝的阴险。

对于市赏,皇帝早想革掉,改成自由交易,各取所需。之所以留着,就是对虎墩兔的诱饵。

等到虎墩兔对右翼蒙古诸部展开秋风扫落叶的进攻,击溃蒙古诸部后,皇帝才不给他市赏,就让他白给明朝打工,把右翼蒙古诸部逼到大明怀抱中。

时间不大,熊廷弼匆匆赶来,入殿拜见。

“熊卿,免礼平身。”皇帝抬了抬手,示意宫人把情报递给熊廷弼。

熊廷弼看过情报,思索了半晌,才躬身奏道:“万岁,微臣以为此乃收服蒙古诸部的良机,当给各边镇下旨,令他们加强戒备。”

停顿了一下,老熊又补充道:“其中以宣府和大同最为重要。”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辽东那边也要有所准备,察哈尔部留守的人马不多,可伺机发动,夺其故地。”

“微臣明白。”熊廷弼领会了皇帝的意思,这是要让虎墩兔无家可归,在外飘着吧!

皇帝有些迟疑地问道:“熊卿,收复前套的行动是否要推迟?如按期进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