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之前,明军将士都接受了教育,知道西班牙人欠下的血债。愤恨报仇的心理,再加上皇帝的密旨,明军已经不会留俘虏。
当然,如果马尼拉城的西班牙人投降,老人、妇女和儿童将被留下,等待西班牙出赎金赎回。
至于西班牙人的士兵和壮年男子,他们将为自己犯下的罪行,遭到斩首处决的惩罚。
前面已经说过,皇帝不仅是要血债血偿,更要让所有的西夷知道大明帝国的原则,为将来大明子民不再有吕宋的遭遇。
两百装备天启六式的明军以前进射击的队形,追杀着西班牙人,从背后将他们一个个打倒。
从三百米一直到八百米,射击就没停止过。自有军官在观察着射击的效果,评估着天启六式的射程、精准、威力等方面的数据。
显然,在皇帝看来,天启六式作为线膛枪,可以减轻枪枝总重量,口径也可以缩小,子弹减轻,更便于士兵携带,威力还不会下降太大。
要知道,天启六式的全枪重达九斤,口径18毫米,每发子弹重33克。这与后世的枪械,相差不小。
皇帝也是基于他的记忆,希望天启六式会是后世的样子。当然,他没有独断专行,解决的方案交给了军方。
只要军队觉得好,那他也不必强求。历史发展规律,总要适应当时的情况,过于超越,也未必是好事。
就象这线膛枪,皇帝并不打算很快就装备部队。哪怕是拉膛线的机器改进完成,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具备大规模生产制造的能力。
燧发枪加刺刀,再加野战炮、火箭,已经令明军领先世界其他军队,堂堂阵站不惧任何对手。
等上三五十年,别的国家的军队也装备上燧发枪和刺刀,拉近了与明军在武器上的差距,再配发线膛枪,照样打他们个稀哩哗啦,还能领先他们数十年。
只要在军力上能够保持几十年的优势,皇帝的战略布局便能够完成。再凭大明爆发的人口,扩张的战略要地,谁还能轻易击败明国?
到时候,大明帝国真的成为了庞然大物,疆域广阔,子民亿兆。这样的体量,足以令人望而生畏。
西班牙人的溃败,或者说是惨败,完全出乎了菲律宾总督路易斯·达斯马里纳的意料。
“怎么会这样?”望着出城不过两个小时,便惨败而回,甚至只剩下不到二百人的士兵,达斯马里纳简单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明人有威力极大、射程极远的火枪……”一个西班牙军官惊魂未定,向总督描述着战斗,或者说未经战斗便惨败的经过。
还没等达斯马里纳作出反应,一个西班牙士兵跑过来,呈上书信,“总督大人,这是明军的劝降信。”
达斯马里纳打开书信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