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日,董卓便带着厚礼去拜访了袁氏家主袁隗。
建宁二年时,董卓遭连坐免官,正是在这中年危机的时候,袁隗伸手拉了他一把,征辟他为河东太守,也算对他有知遇之恩。
如今刘宏驾崩,袁氏支持的何进得势,袁隗再度出仕太傅,大权在握。于情于理,董卓都得去拜访一番。
这一次拜访,董卓表现得极为恭敬,开口便以袁隗门下走狗自居,以敬重师长的礼仪对待袁隗。
对此,袁隗大喜,表示自己当年没有看错人。
同时示意董卓要好好干,将来也能位极人臣之类的画饼。
董卓告辞之后,袁隗便唤来了袁绍,袁术兄弟,开始了自己的谋划。
于是在中平五……
现在应该叫光熹元年,小皇帝刘辩登基以后,将年号改为光熹,并且大赦天下,所以中平五年就变成了光熹元年。
光熹元年九月中旬,何进听从了袁绍的建议,在取得了何太后的同意之后,命黄门将手握军权的蹇硕下狱,没过几天,便在狱中将其处死。
蹇硕一死,刘宏的西园军名存实亡,被何进所吸纳。
这支由羽林军组成的西园军,历时短短几个月后,再次回到了何进的手中。
至此,十常侍失了兵权这最后的依仗,手下仅仅有宫中三千禁卫可用。
何进甚至一度想把禁卫也掌握在手中,但这次何太后表示了强烈反对。她表示宦官执掌宫禁,此乃汉家成例,不可更改。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屠户之女出身的何太后,也嗅到了一丝危险的味道。
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兄长胃口太大了,若宦官全部都被剪除,那下一步,恐怕就是剥夺自己的辅政之权了。
何太后心中忧虑,便决心保住宦官,同时下诏,令自己另一位兄长车骑将军何苗,兼任河南尹,掌握一部分兵权,来以此抗衡何进日益膨胀的权势。
何苗的出身比较奇怪,他与何进,正是传说中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何进母亲早亡,父亲何真又续弦娶了一个寡妇,后来生下了何太后。而何苗,正是那寡妇与前夫所生,被带到了何家。
因此,何太后与何苗是同母异父,与何进是同父异母。
而何苗与何进,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异父异母……
不仅如此,何苗还向来反对何进诛杀宦官,此时又被妹妹任命为河南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
可是光何苗一人,也扛不住世家,军阀与外戚的联合。
于是在一次廷议上,何进诛除宦官。
率先表示赞同的就是董卓,为此他特地让李儒写了一封奏疏。
中常侍张让等窃信逞宠,浊乱海内……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