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交给了李牧,说道:“夫君,这是内阁交上来的封赏奏章。”
大朝会上,只是提到了要封赏有功之臣,并没有直接在大朝会上进行封赏。
这些封赏之类的事宜,需要新朝建立后,内阁才能根据张嫣的要求,接下来再做具体的封赏准备。
今天内阁呈上来的奏章,就是对封赏之事,给出意见,和一些合理的提议。
李牧拿起奏章,展开看了一眼,奏章上第一个受封赏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只见奏章上撰写到。
进明护国公李牧为清护国王,世袭罔替,仍任骠骑大将军一职,执掌天下兵马大权......。
永镇锦衣卫,执锦衣卫指挥使一职。
任内阁大学士....
......
剩下的就是赏赐的金银,还有一些绫罗绸缎,珠宝之类的。
可以说,这奏章上,对于他的赏赐,除了将护国公进为护国王外,其他的变化,就是身上多了一些荣誉性质的文官。
张嫣见李牧看着奏章不说话,便在一旁解释道:“夫君,不是妾身不想封赏的更丰厚一些,只是,除了将夫君的国公进为王爵,其他的就再也没有什么可封赏的了...再进就...。”
再进就是皇位了。
这一点李牧明白,因为他可以说已经达到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李牧低头看着张嫣,说道:“谁说没有可封赏的了,嫣儿就是给臣最大的封赏......。”
话音落下,不等张嫣说话,他便吻了上去。
一吻过后,李牧看着喘息的张嫣说道:“这次才是臣最想要的封赏。”
张嫣醉眯着媚目,娇声道:“夫君......。”
李牧享受着张嫣的柔情,继续看起内阁的奏章来,刚才他看到下一个要封赏的人,正是前明皇帝朱慈烺。
此时朱慈烺依然居住在皇宫里,还是在西暖阁中居住。
对于朱慈烺的封赏,内阁的奏章上到没有太多的意见,只有寥寥几句,以及同意张嫣的旨意,封其为明思王。
......
看完朱慈烺的封赏,下面的就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封赏了,除了关宁铁骑的大统领满桂的封赏稍显隆重一些。
其余的封赏都不是太丰厚,爵位,封赏的也很少。
毕竟,整个朝代的更迭并没还有引起大规模的战争,只有地方上发生了一小部分的叛乱,还被驻守这些叛乱州府的大明军队迅速扑灭了。
所以,这次清朝的建立,并不会见到大量的爵位封赏,一切依然按照明朝的秩序,按部就班的运转着。
朝廷上下,地方上各司其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