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
他话音刚落,李员外便似一阵风一样从屋里跑出来,挥着手臂大喊道:“时辰到了,准备出。”
儿子要娶亲,最累的就是他这个父亲了,李员外从一个月前就开始忙碌了,大到与叶家讨论婚期、商议嫁娶财礼,小到须借几张桌子、准备几副碗筷等等琐碎之事都是李员外一手操办,这一个月的操劳使他足足瘦了十斤,他见李维正还愣着不动,似乎觉得天色还早,便解释道:“大郎,老家娶亲的规矩可是要过元宝山,很耗费时辰,所以必须得走了。”
张翼也笑道:“我说得没错!当年我娶亲可是天不亮就出了。”
“出了!出了!”在顾礼的连声催促中,鼓乐声冲天而起,李维正简单收拾一下,便骑他心爱的凌志宝马出门迎亲去了。
这是一支声势浩大的迎亲队伍,在李家村近百年的迎亲史可以算得是空前绝后,二十四名轿夫十六个吹鼓手,四十几名李家的迎亲人,共一百余人出了面还跟着李家村大群孩子和看热闹的乡亲,迎亲队伍中最重要的是一名父辈,将由他向叶家长辈请亲般由舅父或姑父担任,今天自然就是顾礼担当了,其次是媒人
李维正和叶苏童的婚事是两人母亲决定媒人还的,担任今天媒人的是李维正的一个远房姑姑,也是一个专业媒婆,再其次就是喜娘,应由云英未嫁的年轻女子担任,今天有三个喜娘倩、顾英和紫童二叔的女儿,她们都先坐在轿子里会儿将由她们将新娘接进轿中,轿子十分宽大坐三四人,除了新娘外有喜娘和陪嫁丫鬟同坐,她们的任务是安抚思家哭泣的新娘。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新郎了,李大郎脸化了淡妆,骑着高头大马,穿着一身大红的九品官服,胸前挂着大红花,乌纱帽也插着簪花,显得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后面则跟着一群年轻的后生,在某种意义迎亲也叫抢亲,得多带人手,当然这只是一种风俗,谁也不敢真抢。
一大群人先在村里绕了一大圈,随即在鼓乐声声中浩浩荡荡向元宝山而去,翻过元宝山,再从官道绕回来去叶庄。
此时的叶庄已是热闹非常,叶家是本乡第一大户,洪武初年由苏州迁来,叶家族人一共迁来二十余户,他们虽是外来户,但财力雄厚且乐善好施,他们在村中修路筑桥,周济贫苦,没过几年,原本叫韩庄的村名便改成了叶庄,叶氏家族便在这里扎根下来。
二十几年时间,叶氏家族便由最初的一百余人增至四百余人,七十余户人家,族长一直由叶天明家这一房担任,最早是叶天明的父亲,后来是叶天明,在叶天明考进士出门做官后,便由他的二弟叶天亮接任,今天叶家嫁女,而且是叶天明的两个女儿同嫁一夫,这可是叶家的大事,按照规矩,从三天前叶家便在村中摆下了流水席,遍请全村人。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