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谷贱伤农(2 / 3)

舍不得,就做成红薯粉,做烙饼、面条都很合适,红薯藤也能给牲畜吃,一些嫩的红薯叶子,带回去炒一下还是挺香的。”

程昱听着有点馋了,道:“红薯真的有那么好?”

“那是肯定的!”

郭泰解释说道:“你们试想一下,有红薯和占城稻,主粮不用愁了,再用多余的红薯喂养牲畜,以后普通百姓也能大口吃肉,百姓富裕,体质强壮起来,我们汉人,再也不用怕强壮的外族胡人。”

这样想了想,他们觉得很有道理。

没想到粮食的变化,还可以带来那么多的变动。

郭泰继续说道:“粮食多起来,粮价就低了,地价更低,我们还可以顺着这次机会,把大量的土地收回来,一举两得!”

荀彧想了好久,又摇头道:“不对,谷贱伤农啊!”

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汉书》里面,描述的是一个特殊的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还会减少。

现在的红薯和占城稻同时推出,粮价下降,对农民的好处是短期能吃饱饭,但是长久以来问题就大了,粮食也属于经济方面,很多时候经济的变动,会引起一连串的后果,牵一发而动全身。

产量越来越高是好事,但也会导致其他不足,特别在古代难以粮食出口,弊端就来了。

程昱问道:“文政应该有应对的准备吧?”

“还真的有!”

郭泰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想了一会说道:“适当地限制粮食种植,农民们发现丰收对自己不好,应该会适当地减产,多余的土地,种植其他增进财富的东西,又或者养殖牲畜,甚至往商业上靠拢,后期我还会考虑让粮食出口。”

这番话他们只听懂了一半。

荀彧问道:“何为出口?”

“就是把粮食,卖到其他国家,但按照目前的交通运输条件,比较难实现。”

郭泰简单地解释一下,又道:“总之就是发展种植业之外的其他产业,以后我会做一份完整的政令出来,你们看过就明白了,目前最重要的是趁着粮价暴跌的时候,先购入一批粮食,再从世家手中抢地。”

有了这句话,荀彧就放心了。

“文政无所不会,无所不能!”

程昱佩服地说道。

郭泰谦虚地笑了笑道:“我们先回去吧。”

他们暂时把谷贱伤农的后果放下来,跟随刘协的大部队,一起回到许都。

郭泰让人去把崔钦带出来,来到那个学校边上。

这个时候的崔钦,再也没有以前公子哥的风度,脸青鼻肿,人也消瘦,和普通的小乞丐没多大区别,看得崔琰不知道多心疼。

“崔大人,地契带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