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节(3 / 4)

孟清和眨眼,再眨眼,国公爷的语气,貌似有几分……不满?

不等他完全想明白,唇已被咬住。

事实证明,想完全明白侯二代的心思,对孟伯爷而言,仍属高难度任务。

永乐六年九月壬戌,永乐帝出南京,巡幸北疆。

六部尚书,礼部尚书病重,其余五部尚书,四人留京,只有户部尚书夏元吉随扈。

汉王赵王骑马,朱瞻基和朱瞻壑乘车。孟清和有幸被请到车中,名为讲学,实际兼有“保姆”职责。

一个小少年,一个三头身,从出了南京,一路都在为什么。除孟伯爷,连三头身的亲爹都hold不住。

御驾驻跸山东,有快马从北来报,瓦剌首领马哈木召集四部,集结四千骑兵,在阿鲁浑河再败鞑靼。

“据报,鞑靼余部今逃至胪朐河,有侵兀良哈诸卫之意。”

报信的千户说完,自永乐帝以下,随扈的文武官员都感到不可思议。被瓦剌打败了,逃命不及,还策划攻打兀良哈,侵扰大明边境?

永乐帝不解,随扈文武一样满头雾水。

只要脑子正常的,就不会下这样的决定。排除本雅失里,此人已非常理能够揣测,以狡猾著称的阿鲁台也失心疯了吗?

这架势,是认为大明发兵的速度还不够快?

第二百一十章 兴宁伯献策

永乐六年十月,天子御驾驻跸河间府,命兀良哈三卫出边巡弋的敕令飞送大宁。

大宁都指挥使遣人通知兀良哈大小头目,天子有旨,鞑靼新败瓦剌,北行之路不通,转而向东奔窜,极有可能犯边。

“遇有敌来犯,可出塞击之。”

简言之,不来则罢,敢来,通通拍死。

朵颜,福余,泰宁三卫头领接到敕令,均大喜过望。

阿鲁台是不是真犯了失心疯,他们管不着。天子这道命令,当真合了他们的心意。

外出交易的商队被抢,壮汉们早憋了一肚子火气。无奈朝廷大军集结边卫,魏国公治军极严,无令不敢擅动。否则就是违抗皇命,掉脑袋的罪名、不违抗皇命,违抗军令的帽子压下来,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打个比方,兀良哈壮汉们一见定国公就发憷,像是兔子见了老虎。换成魏国公,也好不到哪里去。

今上靖难时,朵颜三卫同魏国公交过手,战后得出结论,皇帝大舅子手黑程度直逼定国公。非必要,绝对不能惹。

天子令三卫出边迎敌,无异于解开了壮汉们头上的紧箍咒。

当真是大喜啊!

“本雅失里不足为惧,还比不上鬼力赤。”朵颜卫同知哈儿歹同鬼力赤阿鲁台都交过手,对鞑靼十分了解,“阿鲁台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