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节(1 / 9)

海军不能获胜,就不能真正击败美洲共和国,欧洲列国虽然在这个世界上其他国家看来是列强,但在庞大的海宋帝国面前,只能颤抖,没有美洲共和国的支撑,凭借他们现在的工业基础,将要发生的陆地战争烈度,只够维持六个月的军火消耗。

更何况其他欧洲国家的造船技术远远不能和美洲共和国相比,虽然欧美联盟看似稳固,但对于造船技术的传授,显然北美穿越众还是大量保留,毕竟美洲共和国单独处于一个大陆,海军的强大是保证整个国家本土不被入侵的必要。欧洲各国的主力战舰主要是向北美各大造船厂下订单,击败了美洲共和国这种背景下,陆军虽然要处于配角,不过数十年来南征北战,已经为帝国打下广阔疆土,立下赫赫战功的他们,已经建立了“海宋帝国陆军战无不胜”的神话,并不十分看重这次战争的荣耀,而海军一直以来没有真正像样的胜迹,只是欺负一些其他国家相对于他们只能算的上内河水师的战船。

……

达曼港口。这是原本历史上沙特阿拉伯的一个重要港口。

这个时空中,也被欧美联盟重要开发,城市周围有大量的农牧业,出产大量牛奶和牛肉,而且还有大片丰富的油田,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有着初步的石油冶炼工业体系,这也是欧美联军坚守这座城市的重要原因,本地的农业产出可以解决大量的后勤支出,而燃油的库存可以解决部分军事需要。

这个港口距离欧洲的直线距离不远,陆地上有一条铁路通向土耳其。

而且港口开发完善,可以停泊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十万吨级别以上油轮,方便做为海军基地的存在。

凭借海军优势,最初和海宋帝国签订的海上势力范围约定,很快就被后来建立的美洲共和国突破,他们再次把海军触角伸向了印度洋。但对于东太平洋,尤其是南洋地区,他们不敢踏足,第一只拥有现代舰炮和雷达的海上远征军,从某种意义上不比此时的主力战列舰差,但仍然莫名其妙的全军覆没,而且是被不可思议地困在了港口,被海宋帝国陆军的火炮部队击败的。

这次战役失败的原因,米国穿越众自然进行了长久的探讨,最终得出结论是海宋帝国提前得到了远征舰队的最后补给地点,而提前进行的伏击行为,他们能够伏击成功,主要原因,就是那个马尼拉港口,距离他们的海上基地太近,导致对方拥有完全的情报优势,提前获知了这点,而且各种伏击行为很容易实施,归根到底是经过两次海战胜利,过于麻痹大意,没有进行仔细侦察搜索的原因。

这次战役,欧美联军指挥部中,虽然都知道这次美洲人唯一一次海上舰队全军覆没的战斗实例,但均认为不可能在这次世界大战中重演,毕竟此次他们是防守的一方。对于整个战略,经过两年的磋商,欧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