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吃到脑子都掉了,他心中一动:
“这里的仓库储存了那些新奇作物吗?”
小老头点头道:
“存了一些,之前岑氏也想过种植,但夷州之中没有人懂得那些作物的种植方法,种死了几片地之后,就放弃了。”
“让朕看看。”
小老头当即拿了一筐作物来,有些坏的,发芽的,有分辨不出的,而刘恪第一时间注意到了两个东西。
红薯,玉米。
差个土豆,穿越者三大作物就齐了。
毕竟是能提高粮产的东西,刘恪自然很馋。
琼州是产粮大州,得益于比他上辈子更加大的面积,以及这段架空时期数百年间的开荒。
除此之外,良好的气候也是影响因素之一,种下的水稻能做到一年三熟。
但天底下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是琼州。
要打仗,要养民,粮食不可或缺。
现在手上有红薯、玉米,但还有一个问题。
不会种。
岑氏尝试后,失败了。
而刘恪手上,也没什么农业方面的人才。
“要不要试试抽康乾的红薯盛世,或者穗宗的玉米晓夫?”
这两个可是针对红薯、玉米的特攻天命。
“算了,先把这些装船,赶紧回琼州操演将士!”
刘恪发号施令,现在已经是争分夺秒。
不仅要将夷州的大量舰船开回琼州,还得抓紧时间训练更多的水师士卒。
这样才能在普六茹部的大封锁之中,杀出一条生路。
“这个也带上。”
“啊?”
小老头愣了愣,就被典褚扛到了船上。
除了舰船,这造船厂里大量的工匠,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能带走的都得带走,只怕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会再来夷州了。
夷州的舰船储量着实惊人。
“飞云”、“盖海”都是五层楼船,可乘坐约三千士卒,扬起的风帆能伸展开几十米,船上有一层抵御敌人攻击的矮墙。
造船厂里其实还一直流传着“仲谋之船”的疑惑。
这两艘楼船是当年大汉吴王的座驾,但数百年下来不断更换,全船上下没一个零件是当年的模样,那么到底算不算“飞云”、“盖海”呢?
除了大型、中型船只之外,还有一百二十艘小船,其中还有较为新式的刀鱼船。
甘文禁是看得爱不释手,用他的话来说,大船坐着迷糊,小船才最适合水战。
如果刘恪没见着甘文禁在大型商船上上吐下泻头重脚轻的模样,还真就信了。
很快船队就驶离了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