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三块钱一斤,光买棉花,沈鱼花了几十块,还花了十几块钱买布。
沈鱼还买了毛线,本来想托婶子们给他织毛衣,结果发现余婶子不会,周婶子只会织最简单的平针。
沈鱼琢磨了一下,觉得可以自己织,棉袄厚实就够了,样式就不强求了,毕竟那么厚,实在没办法强求。
毛衣的话,他自己会的花样还挺多的,织好看点儿,自己在家穿,或者等天气暖和一点儿了单穿,都是可以的。
燃料这些也没少备,余婶子家的大龙,几家的孩子都给帮忙了。
沈鱼买了几百块蜂窝煤,几百斤木炭,绝对足够他过冬。
这些燃料又花了他大几十近一百,买来买去,他那四百块钱转眼间花的没剩多少了。
沈鱼搬家那天是元旦,学校放假,沈鱼烧锅请人来家里做客。
原先那小院里的三家人得请,除此之外就是陈美丽,沈鱼跟她约好了,请她来自己家玩儿。
赵家的院子本来就有人住,而且是新房子,要收拾的地方不多。
但赵家那个情况,用到的地方不多,赵老太也没有心思收拾院子,空屋子里浮灰蜘蛛网都有一些,院子石板缝里有枯萎的杂草根。
但之前帮他往家里搬煤搬碳的,邻居顺手帮他把院子杂物间什么的,都给收拾了一遍,沈鱼进去之后,把屋里收拾一下就可以了。
元旦这天,老邻居们早就来了,各家都不是空着手的,赵家给沈鱼送了几个竹编带盖的筐,盖子可以取下来,可以用来储物,挺方便的。
之前沈鱼还在赵老头那采购了一批货,置家当嘛,竹筐竹篓扫帚簸箕锅刷子,大大小小可能用的上的,都得买。
这些都是看着不起眼,要用的时候找不着会特别烦心。
余婶子送了半篓柿子,是她男人放大假回来带的,给沈鱼拿了一半过来。
小冬奶奶家里没啥能送的,家底儿薄,又特别感激沈鱼,小冬奶奶干脆狠狠心,花钱买了罐奶粉给沈鱼送来了。
老太太记得之前沈鱼提过一嘴,说孩子营养不足,可以喝牛奶,她看沈鱼那孩子,也怪单薄的。
那一罐奶粉可不便宜,沈鱼不想收的,老太太直接给他放屋里去了,态度坚决得很。
她家小冬又赚钱啦,这才几天,又拿回来大几十,真有出息。
当然,多亏沈鱼教的好,她老太太就说,沈鱼这孩子,是个有出息的。
小冬赚钱了,沈鱼也有分成,这回小冬攒了两天的发圈出去卖,又卖了将近三百块,给他分了两百。
让沈鱼因为置办家当瘪下去的荷包,稍稍回了点儿血。
实际上,现在这样干,效率太低了,出去卖个发圈就得花一天时间,耽误做发圈。
但沈鱼实在是没时间,马上期末了,他要准备迎接期末考试,这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