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之的,你若是让我当场作诗一首,说不定我连一个字都写不出来呢!”
古人重诗词,尤其是唐宋时期,每个在科举一道有些建树的人,基本上都会有一两首诗歌词现世。
更别说在文人雅士之间,很多时候,都是以诗词会友。
而在王鸾儿心里,贾环的诗词天赋,就连太上皇都称赞为本朝无出其右者,又怎会一首诗词都写不出来呢?可见只是推辞罢了。
想到这儿,小姑娘脸上出现一抹失落,但转念一想,可能是第一次见,自己太过热情了,吓到了对方。
于是也笑着附和道:“环哥哥说的对,诗词一道,确实并非冥思苦想就能有的,不然这天下的诗词也太多了呢。
那环哥哥可以答应鸾儿,下次写出诗作,可否让人送来给鸾儿一饱眼福呢?”
说着说着,小姑娘眨巴着亮汪汪的大眼睛,十分期待地看着他。
见状,贾环不忍拒绝,随口答应道:“若是还有佳作,必定请鸾儿妹妹品鉴一二。”
“就这样愉快地决定了哦,环哥哥可不能反悔。”
只见王鸾儿立刻笑容浮现在脸上,又蹦又跳的,像个得到了某样心仪玩具时一样。
见她这样,贾环也不禁笑了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小丫鬟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先是对着王鸾儿和贾环行礼,随后笑着说道:“小姐,老太太请贾府的环三爷过去一叙。”
闻言,王鸾儿点点头,随后看向贾环笑道:“环哥哥,不如我带环哥哥去老祖宗那里吧,正好今儿还没给她老人家请安呢。”
“那就多谢鸾儿妹妹了!”
从王子腾书房出来,有过长长地走廊,又穿过几道院门,这才来到一处名为安宁斋的院子。
门口,几个小丫鬟见王鸾儿领着贾环过来了,纷纷行礼的行礼,问好的问好,还有人主动在前面领路。
如果和贾母的那处院子比较起来,这里的丫鬟虽然颜色有所不及,但在礼仪一道,却是完胜的。
而且,王家的丫鬟,没有贾母的那些丫鬟眼高于顶,从内心散发出来的不屑。
对此,贾环忍不住在心里点点头。
走过院子,又走过一间穿堂,这才见院子中的人多了起来。
因为都是些妇人或者少女,所以在见到贾环的瞬间,表情纷纷有些惊讶,更有一种下意识遮住自己容颜的举措。
见状,贾环进去不是,不进去也不是,毕竟男女大防,贾家不重视这些,不代表别人家也不重视。
“环三爷,老太太请您和鸾儿小姐一起进去。”
好在,一个丫鬟的声音解救了他,缓解了他内心的尴尬。
微微对着众人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