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李建辉拿下和记黄埔控制权,那么香江第一大势力将彻换位,不管汇丰也好,还是拥有众多海外产业的怡和也罢,总市值都无法超过李建辉控制的市值。
会德丰+和记黄埔,这绝对不是简单的1+1,60年代以前,会德丰集团与和记置地就是相互控股,相互担任股东。
后来黄埔船舵公司通过收购重组,才让会德丰集团与和记置地划清了关系。
不管是汇丰还是渣打,他们都不愿意看到四大洋行之间相互持股的局面,更加不愿意看到其中的两家合并。
李建辉这次行动显然有些挑战香江英资财团的底线,也不知道待这消息传出去之后,香江几位大班王会做出怎样的反应。
冯景禧笑着说道:“李生真是拥有大气魄之人,四大洋行百年来一直是我们香江华资头上的四座大山,会德丰已经搬开了,现在看样子和记黄埔也不远了。”
“我一直认为香江主要产业还是让我们华资来控制比较好,这样也有利于香江的稳定,几大洋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香江发展做出了一些贡献。
但毕竟是英资资本,和我们并非同路人,若一直让他们在香江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对我们只怕非常不利。
和记黄埔目前问题多多,我面临主要对手还是汇丰,还希望冯生看在大家同根同源的份上,能够助我一臂之力。”
对于出售手里的股份,冯景禧自然不会拒绝,他证券公司主要就是干这个的,他可没有要去经营和记黄埔的意思。
在他看来,汇丰只怕早就想要出售手里的股份,只不过找不到合适的人接盘而已。
现在和记黄埔本就是一个大泥潭,一个不好股价就会闪崩,当初他吸纳这些股份,其实是看看华资谁会对这公司出手,到时候好赚点差价。
谁知道包船王宁愿与怡和抢九龙仓也没有对和记黄埔出手,李建辉宁愿从马登家族手里高价收购会德丰,也没有找汇丰商讨收购手里和记黄埔的股份,这让他有种股份砸在了手里的感觉。
和记黄埔不是会德丰,这个时候各界对和记黄埔看的相当低,去年在四大洋行里面,和记黄埔处于末尾。
也一定程度导致各方对他的估值要低于在股市上面的市值,这也是为何前世汇丰能够差不多半价甩卖给李超人的原因。
沈弼做人情是一方面,和记黄埔自身问题才是最大原因,要不然沈弼也不敢那样干,不管他是大班王也好,还是香江财神也罢,终究不过是一个打工人,他在汇丰任何决定,首要准则是不能够损害汇丰利益。
汇丰可不是沈弼一个人说了算,一桩生意真要是让汇丰损失数亿甚至上十亿,哪怕他能力再强,也只有被辞退的下场。
因此对于和记黄埔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