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寻思着再劝劝妻子,别只顾着伤心了,身体要保重好,不然这个家,哎!这一瞬间,常古明脑海里闪过家破人亡这四个字。
看着几天内就苍老了许多的丈夫,沈氏也不得不强忍着难过,用帕子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泪痕:“老爷,莫要担心我了,这大冬天的出远门,可要自己注意身体。
到了京城能见到皇帝自然是最好了,见不到也别死要面子了,为了勇儿你也跟人低低头。
为了咱自己的孩子,受点气也没什么。”
“好了,为夫知道了,你好生养着,可别那俩孩子没事,你再有个好歹的。为夫不在的这些日子,有事就找二弟和三弟他们。
别起来送了,为夫这就启程了。
别总往坏处想,多往好的想想。”常古明真的是不放心妻子,也是忍不住的叮嘱着。
管家过来说车马准备好了,常古明起身披了斗篷,再次看了沈氏一眼狠狠心往外走去。
沈氏还是想下床去送送,可是想到自己哭成这样子,倒也不怕旁人看见胡猜忌,只怕夫君去京城也不安心。
生了三子二女,现在两个都是生死未卜,下落不明。
大女儿大腹便便的,下个月要生了也不敢告诉她,大儿子也走不回来,老三还在外面寻小九,现在丈夫又要进京了,沈氏身边连个能听她哭诉,说话的人都没有。
常古明边往外走,边再次叮嘱管家,自己不在府中的这段日子,要怎么样怎样!
老管家认真的听,应着。
马车已经停在了府门外,六个家丁牵着马等着。
二房三房的听到消息,赶出来相送的时候,常古明已经上了马车,又是相互的叮嘱拜托一通。
看看时间不早了,常古明从车窗看着自家的府门,心里也是很难受。
此次出行他是入京找真相的,却不知道到时候等待他的会是什么,这个家他还是否能回得来。
毕竟,儿子常勇遭遇的事不是一般的事,是很严重的。
背后的隐情中,牵涉到的人,也不会是无名之辈。
常古明为官多年,看得清楚,所以,其实对于这次入京之事,他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的,最坏的打算就是想办法求见陛下,求他下旨去兆城查真相。
不见他的话,就跪在宫门口,再不行就只能以死相谏了。
他常古明清明为官大半辈子了,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蒙受不白之冤。
没办法,谁让他京城里,没有特别交好的大臣呢。
常古明心里其实想到过一个人,求他的话应该有可能行得通,但是,他在不在京城也不确定,舒城大捷应该返京了吧!
“出发吧。”常古明放下车窗帘,命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