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轨运动来保障自己的安全。
这个过程花费的时间就相当长了,最少也需要三个月左右。
而航天飞机就不同了,在发射的燃料由运载火箭承担后,它本身携带的燃料能支持它做一定调整,直接省略掉这个绕轨运动,直接进入拉格朗日点,进而节省了大量时间。
因此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帮助他完成这一项任务
来到可控核聚变园区,一路过来不断有X-1型工业机器人正在搬运已经生产出来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零件。
如今反应堆厂房已经完成了施工,空余出来的工业机器人一部分去远处修建制造反重力宇宙飞船的船坞去了。
另一部的工业机器人则安排用来辅助他完成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组装。
反正韩元是不会让这些工业机器人空闲下来的,如今的他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怎么可能让稀缺的劳动力空闲。
只要电能充足,这些工业机器人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同的工作。
嗯,还不会要工资。
毕竟它们的工资都用来交电费和保养了
进入反应堆厂房,已经彻底完成了施工的厂房展露出了它精致的一面。
墙壁上都刷着防火防水防灰尘聚集白色的油漆,而地面上则是涂着澹绿色防滑防火聚酯胶,吊在天花板上的灯能照亮一次角落,每一个房间内都有完整的通风、控温、消防等系统。
这些东西目前都是人工智能小零控制,一方面是简便,另一方面则是可以加速小零的成长。
毕竟和她的前辈小七比起来,现在她还太弱了,而多参与实践,有助于收集数据,提升智能。
一路前行,韩元来到了反应堆厂房的中心区域。
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相当大,超过了五千平米,堪比一个足球场。
此刻中心区域已经搭起了各种钢铁支架,搭建这些支架并的钢材并不小,最小的都有他手腕粗细,而最大的两组龙门支架使用的钢材直径更是超过了三十五公分。
这些支架的作用是辅助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组装,如同现实中建高楼大厦使用的脚手架一样。
只不过相对而言,这些支架要承受更高的重量。
不仅仅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各种零件需要这些支架吊送,还有磁流体发电设备也需要通过这些支架吊上高层并固定。
这些东西的重量可不轻,最重的单个零件能达到两吨左右。
而除了支架外,已经生产出来的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零部件也统一存放在中心区域。
只不过目前这些零件都还存储在一口口的箱子中,并没有拆开。
拍摄镜头转过去,直播间里面的观众顿时就看到了半堆放在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