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彗星带到既定的火星轨道上,然后就可以关闭这条微型虫洞。
显然,技术难点是解决了,技术方案也是有的,仅剩下唯一的难点就在于工程量的巨大,又是大工程。
而且完成这一道工程之前还需要在火星的核心内部放一个人造引力装置,改变火星引力,如此才能让这颗行星的引力通过人为干涉达到与地球一样的重力加速度,定居在火星的人们才能正常生活。
那就意味着要从火星表面打通一个3397千米的隧道,从火星表面直达内核。
而且必须要精准的放在火星的核心与天然的引力核心点相覆盖成为唯一的引力核心,不然在万有引力之下,火星将会被强大的人造引力吸引,整个行星结构都会围绕人造引力而重塑,那么对于将来定居火星的人们来说简直是灾难,因为行星结构的向心重塑致使剧烈而频繁的地震会不断的发生,极有可能面临三天一大震,两天一小震。
假如人造引力不消失,将会经过几十万年或上百万年的演化之后,人造引力装置会逐渐位于整个行星的核心。
所以,为了避免火星表面天天爆发八九级乃至更强烈的大规模地震,人造引力装置必须要送到火星内核的位置。
不过即便如此,火星的地质活动仍旧是频繁的。随着引力经过人为干涉后的变化,万有引力的增大,火星会整体向内坍缩,简单来说火星的半径将会小于现在的3397千米,同时也意味着火星的表面积也会缩小。
不过引力在核心,对整个行星结构的吸引是均匀,地震会频繁,但能级不会太高,平均能级会在八级左右,部分地区相对稳定,这些地区可以为移民火星的人类提供定居场所,今后也可以打造强大的强抗震建筑。
随着引力的变化,通过人工干涉的火星拥有了与地球一样的强大引力,这个时候火星将会由于引力作用开始进一步向内坍缩,轨道半径将会变小,而行星的平均密度变大,火星本身产生的万有引力也会变大。
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引力场方程的描述应用,想要让火星本身的万有引力达到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它的半径要从现在的3397千米坍缩到半径2980千米,而火星的表面积也将缩小到只有1亿1153万平方千米,这个数值大约是南极洲大陆、亚欧大陆和美洲大陆的面积之和。
而火星表面积要求超过半数都要被海洋所覆盖,那意味着陆地面积也会相应的减少,届时,火星的陆地面积就只有地球一个亚欧大陆那么大,或许可以稍稍大一些。
随着引力的变化,火星的磁场也会重新诞生。
正是因为引力的变化,通过人工干涉的火星拥有了与地球一样的强大引力,行星的引力作用向内坍缩,所以才会体积变小。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