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莫森一脚远射偏出球门之后,国际米兰获得了一点喘息的时间,姜牧这个时候也果断的做出了最后一个换人调整,雷科巴上场,替换下皮尔洛。
这一个换人让所有人都很惊讶,因为皮尔洛是姜牧为国际米兰树立起来的新核心,只要皮尔洛不受伤,他就会一直留在球场上,除非国际米兰已经稳操胜券。如果这个时候是用一个防守球员换下皮尔洛,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用前锋换下皮尔洛,这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人理解姜牧的换人意图,除了卡佩罗。
作为一个世界级教练,卡佩罗对姜牧的这个换人和换人的时机非常的赞赏,也非常的忌惮,如果是他,肯定也会换下皮尔洛,不过他更可能是用后卫换下皮尔洛,而不是前锋。
因为国际米兰的禁区前沿拥挤了太多的人,连插只脚的空都没有,皮尔洛传球调度组织的作用已经很小了,而且也不再需要皮尔洛精准的传球,罗马背后全是空当,哪怕后卫的大脚解围也能传出身后球,只看维埃里有没有能力拿到。
在这个时候,速度慢,防守能力又不怎么样的皮尔洛在后腰位置上只能是浪费一个名额,而国际米兰的防守球员已经很多了,再多一个也无所谓,所以姜牧用一个前锋换下皮尔洛,增加攻击力是非常高明的。
比赛打到了第八十分钟,双方的三个换人名额全部用光,这个时候主教练能够打的牌已经全部打出,下面比赛会怎么走,是罗马扳平比分,还是国际米兰保持胜果到最后,就只能看球场上的这22个球员的表现了,对,还有主裁判的表现,不过在经历了开场的混乱之后,科里纳展现了他世界第一人的手腕,把比赛控制的很出色,而他的隐身也正是说明了执法的出色。
本来罗马的球迷和国际米兰的球迷在比赛进行中还不断的对骂和互相投资杂物,但是这个时候也顾不上了,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了球场上的22个人身上,看看在最后的十分钟,他们能不能给他们带来惊喜。
第437章 最后的搏杀(中)
如果说在中田英寿上场之前,国际米兰和罗马的优势是以二十分钟为单位计算,那么从中田英寿上场之后,双方的优势只能保持几分钟,一方调整之后会打破场上平衡,占据进攻上的优势,但是很快就会被另一方的调整再次扳回来,最后十分钟,双方主教练的调整已经完全结束,双方的攻势也再次回归到平衡状态。
平衡是受到国际米兰人欢迎的,他们现在还有一球的领先优势,这样的平衡一直维持到比赛结束就是他们胜利,但是罗马人不能接受这样的平衡,他们需要做的是改变,打破平衡。
在没有战术改变支持的情况下,打破均衡靠的是球星的个人发挥,国际米兰和罗马的球星如云,让比赛的变数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