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他直接走进实验室中。
实验室百分之九十五九的人员,都是他们公司招聘的员工。其中负责研发的科研人员,主要是郭建濯带领的材料与化学实验室成员。
研发设备的工程师主要是孙凯负责的电子公司职工。
李浩直接找到光刻机项目的负责人孙凯。任命他来当负责人,主要是光刻机是一台复杂的机器。
像郭建濯,何万明他们搞定材料之后,就不会再关注光刻机是怎么制造。
李浩来到孙凯的办公室,看到他正坐在电脑前,不断的查看着资料。
孙凯看到李浩进来后,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恭敬的对李浩说道:“李总,你来实验室有什么事情。”
李浩没拿出来技术,而是向孙凯问道:“光刻机项目现在进展怎么样?中科院支援的专家,在我们这里工作顺利吗?”
孙凯立刻回复道:“现在光刻机项目稳定前进,还没有遇到重大的难关。现在遇到的技术问题,我们都能解决。
整个项目的人员还处在磨合阶段,就是有人工智能分配每个人的任务。但一些协同工作,进展还是很慢,需要他们慢慢熟悉配合。
中科院支援我们的专家,合淝那几个就是来学习的,他们非常好学打打下手还行。
沪市那几位搞材料的开始迷上科研辅助系统,一直在系统内研发新的材料,现在还没有收获。
风凤逢这个女人水平很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光刻机芯片传送问题。
最令我们惊喜的就是天珒来的朱二毛大爷,这位老专家理论水平不太好,但实验操作真是强。
我让好多理论丰富的工程师辅助他,他们用土方法配合现在的科技理论,已经搞出光刻机很困难的定位系统。
虽然这个系统很粗糙,但经过工程师优化之后,应该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李浩听着的同时不住点头,他赞许道:“光刻机项目你们搞的有声有色,这样就很不错了。
我们和清华大学王容哲教授联系的怎么样。”
孙凯无奈的说道:“王教授一门心思都在他的碳基芯片上。对我们光刻机项目只有要求,他的要求大多数还太难实现。
主要是对光源的要求极高,既要穿透力强的激光。它作用在芯片上还要柔和,加工用时必须控制在七个碳原子振荡周期之内。
就是何万明院士对这个要求都束手无策,实在是要求太高了。现在所有激光都达不到这个要求。”
李浩露出笑容,他双手在空中画一个图案。只看到虚拟光幕立刻显示在他的身前。
上面显示出一个激光发射器,它发出激光的指标和王容哲教授需要的激光完全相同。
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