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还没糊涂,情势也远远没到图穷匕见的地步,行事颇有分寸,都明白跟一个掌兵的弟弟太亲密,不自在的可就是他们的父皇了。
转眼到了年底,王妃自是忙碌不已,而和堂姐妹一起读了一个多月书的王府大姑娘,也让亲娘叫到身边,学着管家理事,元春则在院子里安心读书。
她房里的书,除了从自家里带来的,还有一大部分都是找赵之桢要来的……
这世上有男人就喜欢人傻胸大的女人,可也有男人就爱才女,赵之桢显然是后者,在听说元春想讨些书来看,他便应允元春:兵书不行,其余随便挑。
元春平时读,便爱翻翻水经注、梦溪笔谈这类专著。
明年赵之桢没准儿就要带兵驻扎在北方重镇,她这些日子便专心看起介绍山川地理人文风俗的书籍,光看不算,还精心写起了笔记。
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话流传甚广,可也别忘了大多数供得起儿女读书的人家,女孩儿也要和兄弟们一样,读书明理。
尤其是权贵人家,他们的女儿婆家地位低不了,而女婿的文化修养更是差不了,真送个睁眼瞎过去,这是结亲还是结仇呢?
而且赵之桢在百忙之中听了内宅的二管事禀告元春的举动,还微笑道,“她有心了。”说完,继续闷头于案前“未竟”的一大摞信笺。
到了家宴时,元春终于见着了赵之桢的嫡长子,赵晗——庶母和嫡子本来就该鲜少见面,以往也就是一面之缘,这回这两人倒是难得还说了几句话。
赵晗素有盛名,温文尔雅,才高八斗,在前世也做了太子,却还是早早去世,令赵之桢心痛不已。
话说赵之桢的确是个好父亲,赵晗心知肚明,即使自己身体不佳,父亲依旧按照继承人的标准来培养教导自己,更没因为来了继母,就对他有所疏忽。
换句话说,因为他不缺爱,又立得够稳,兼之天生性情温和,除了对继母态度上略有保留,对于父亲的姬妾也是礼数周全。更因为听说这位新来的庶母沉静温婉爱读书,赵晗还平添了几分好感。
至于惊鸿一瞥之后,赵晗立即把目光全按在了自己脚尖上,彼此见礼之后,各自走开。
赵晗暗暗心道:这通身的气度比继母还强上几分——这也不怪赵晗有偏见,实在是刘娡气势太强,一副恨不得把旁人全踩在脚下神情,不止让赵晗心里不舒坦,连他爹赵之桢都因此不太待见这个继室。
而元春回了自己的院子,关起门来傲梅也得笑嘻嘻地“品评”两句,“王府大爷比大姑娘和气太多了。”
元春微微一笑,旋即板起脸来,“胡闹!大爷和大姑娘也是你能浑说的!”
傲梅应了,回过头还跟抱琴使了个眼色。
抱琴也抿嘴一笑,却没说话。
嫁进王府快一年了,主仆三个甚为相得,关起门来也没少说悄悄话:关键的是,自家姑娘不会糟蹋她们的忠心,一直倚重她们,偶尔说错话办错事也会寻个没人的功夫,细细教导她们。
傲梅和抱琴唯一的愁事儿……就是王爷一个月里至少要待上十天,这眼见着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