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曹叡点头:“爱卿所言,正合朕意。”
“爱卿可差数人,乔装百姓模样,”曹叡压低声音,对陈群说道:“再次查看渡口守卫的状况。”
“诺!”
陈群应诺,他觉得此举倒是一个法子,昨夜是两名魏军潜渡过河,或许他们看到的并非是真实的情况。
随后就有几名士兵,换上了百姓的衣物,然后驾着一只羊皮筏子,载着几袋粮食出现在黄河之中。
曹叡所领的两万大军,则依然按兵不动,在东岸扎营。
羊皮筏子划过黄河,来到蒲坂津渡口。
“站住!”
两名魏军装扮的士兵,突然走上前拦住了几名百姓:“你们是什么人?”
“回军爷!”一百姓上前陪笑道:“我们是对岸的百姓。”
“百姓?”
那士兵四下看了一眼:“我怎么看你们不像百姓,倒像是强盗呢,船上装的是什么?”
“军爷说笑了,”那百姓淡然道:“我们真的就是对岸的百姓,是替主家运送粮食的。”说着他从怀里摸出了一串钱,递到那士兵的手里:“军爷辛苦,这是我等孝敬几位军爷的。”
那士兵看着手里的钱串,语气顿时缓和许多:“既然如此,那就速速离开,切莫在此久留。”
“是是是,多谢军爷。”
得到了士兵的应允,几个百姓赶忙上船,扛着粮食就上了岸,然后在蒲坂津守卫的注视下,从城墙根边缘绕行而去。
这渡口是军事重地,关内并无百姓。
但是在渡口往西五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县城——尧县。
当然,这几名百姓的目的地,并不是要去尧县,他们从蒲坂津城墙根绕了一圈,才绕道蒲坂津西面。
在一个偏僻之地,他们将几袋粮食藏了起来,随后便暗中观察蒲坂津的一举一动,直到晌午过后,才又装模做样的原路返回。
经过渡口时,他们又遇到了早上盘查过他们的士兵。
不过这几个士兵,倒也没有再为难他们,只是与他们说了几句闲话,就放他们过河去了。
几名乔装百姓的士兵,重新回到魏军大营,将一路所见如实向曹叡进行了汇报,曹叡悬着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传令!”曹叡朗声说道:“明日一早,全军渡河。”
“诺!”
众将应诺后,各自返回准备。
三月二十六日,清晨。
两万魏军整装待发,全部齐聚于黄河渡口,经过一夜的准备,他们从附近调来了百余只民船,民船横亘与黄河中间,再由木板铺砌,一座浮桥即将建城。
曹叡意气风发,领着众文武来到黄河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