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询问原因。
古祖天尊一阵大笑,随后指出如果要成就一代宗师,开山立派,就必须自创武功。而自创武功的关键,是培养领悟力。
天赐这才明白,原来修炼古祖天尊的武功只是攀登高峰的阶梯。
他不禁轻叹一声,愁眉不展。
眼下他危在旦夕,哪有功夫细细参详?更没有什么一代宗师的抱负,有得只是修成高手,自保的粗浅想法。
古祖天尊见天赐忧心忡忡,和蔼一笑:“天下武功只要用心钻研,都能达到极致。”
“什么是极致?”
古祖天尊捋着胡须,“天下武功有六个境界,你只需记住三个,鬼仙、人仙和地仙。鬼仙以下是一到九流,不足道。”
“嗯,”天赐点点头。
古祖天尊抬手指着天赐额头,“你印堂发黑,灾星就要到了。速速下山去吧,为师也该走了。”
古祖天尊见天赐忧心忡忡,抬手指着天赐额头,“你印堂发黑,灾星就要到了。速速下山去吧,为师也该走了。”
“师父要去哪?”天赐礼貌性随口一问。
古祖天尊摇摇头,“你不当问。你只需记住,日后行走江湖,不可报出我的名讳,更不许说是我的弟子。”
天赐十分惊讶,不明白为什么,急忙询问。
古祖天尊闭目片刻,轻甩浮尘,“你嫉恶如仇,日后定会生出祸端。如果你能顺利修成天仙,一定要回来继承为师的衣钵,否则性命难保。”
天赐听得云山雾绕,不知道古祖天尊弦外之音。
他再三追问其中缘故,古祖天尊只是推说“天机不可泄露”,再不肯多说半个字。
天赐只好不再逼问,全听古祖天尊安排。
最后古祖天尊念叨了一番话,又送给天赐十四个字,随即飘然而去。
“正作邪时邪亦正,邪作正时正亦邪。”天赐反复念着古祖天尊临行前赠的这句话,始终参不透其中真谛。
他又想起古祖天尊临行前念叨的一番话,“你们眼中的恶,未必是真恶;你们眼中的善,也未必是真善。”
天赐总觉得其中必定有深意,却依旧参不透。
天赐眉头一展,不再纠结,随后直奔偏殿,准备寻了天佑一块下山。
寻了天佑,辞别三位师兄,天赐便匆忙直奔后山而去。
大师兄李云楼、二师兄池坤乾、三师兄于波津纷纷出殿相送。
望着天赐离去的背影,李云楼神色哀伤。
池坤乾和于波津纷纷询问缘故。
李云楼唉声叹气,眼神迷离,“天赐说师父已经离开了八公山,去云游四海了。”
池坤乾大惊,似乎难以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