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地里才发现,他们家的玉米一棵上面竟然结了两个棒。
他整个人都惊呆了。
有些农户家也种了玉米,但是玉米基本上就是一棵玉米上面只接一个棒,不过那棒比这个棒稍微要大一些。
大那么一些些也没有这两个棒的产量高。
他觉得陈大山家是真有福,不是人吹嘘出来的。
他说:"大山呐,你家的玉米长得这么好,回头给我留点种子啊。"
陈大山说:“这玉米就是你给我的呀。”
他这意思是这玉米并没有什么奇怪的,都是东家的那些。
“你回头给我留一些,卖给我也行,让我拿两跟你换也行。”
“可以。”陈大山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反正他正愁着收了这么多的粮食没地方放呢。
他们都在帮忙把玉米先给掰回来,趁着天气好,多晒晒太阳。
可这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干完的活。
他种的玉米多,豆子只有二十来亩,玉米比豆子得多一倍。
除却中间做追肥的空地和西边被水埋上的地,耕种的也就六七十亩。
钟蠡他们人多,不过一天的工夫就帮忙把玉米给掰完了,全都堆在了场上,都放不下了。
陈大山就去山上砍了一些竹子,用竹子在地头上搭架子,把编起来的玉米挂在上头。
因为掰下来的玉米太多,陈大山不得不熬夜给玉米剥衣编起来。
陈老太这回没拦着他。
不赶紧给弄出来,恐怕堆里起热了,到时候玉米就坏了。
到嘴的粮食,她也心疼。
钟蠡他们也倒是讲究,第二天也来帮忙剥玉米,有人剥有人编,非常快。
从他家这里往后山去,一路上全都是玉米。
玉米棒子都长的不大不小的,匀称的很,黄灿灿的,看起来特别好看。
村里的人也不从这里过,还不知道他们家收了这么多的玉米呢。
大家也都在丰收的喜悦中。
种田的人,哪个不喜欢看到庄稼大丰收?
虽然秋高气爽,天气炎热,但是阻挡不住他们的热情啊。
热情高涨的都快赶上那天气了。
这种天气,又干燥,又炎热,正是晒五谷新粮的好时机。
陈大山这边弄好了玉米,也倒是不着急干其他的了。
地里还有一些落花生,不过这个要晚一些收。
田里的那些玉米秆得砍掉,这个得好几天砍。
为了犁地的时候不伤及小白的蹄子,所以砍玉米秆还得贴着地皮砍。
砍玉米杆不怕,就怕一直弯着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