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绾秋记(古言1v1)> 式微式微(一)

式微式微(一)(2 / 3)

乍起,卷离枝头未谢的梨花。细碎洁白簌簌而下,片刻后归于安定。作公判的少女旋即从这场吹雪中现身,因其身形纤细,所以刚好被树身掩住。帷帽边缘垂下的绡纱随风飘动,尾端扑在懵然郎君的靥上,复而后撤去,送来飘渺的花香。 少女头戴玛瑙莲花冠,内着褐衣黄裙,正是一副道姑打扮。大魏朝以道教为尊,求仙问道者不在少数。但像她这样年少的,却有些罕见。 程俭的目光停留在她身上:“你们是从北方来的?” 如今天下一统,无论南北,都已定下正音。然而北方官话尚存胡风余韵,南方官话则受吴侬软语熏陶,听多了就有些差别处。 少女颔首,算是默认了他的推断。 她再度开口道:“郎君可知,这附近有一位名叫张羡钓的宿儒,去他家要如何走?” 程俭问:“你们找他有什么事?” “我与张先生是旧识,云游路过此地,顺带来拜访他。”少女惜字如金地说。奇怪的是,即使她看上去足以做张羡钓的孙女辈了,用“旧识”来交代两人的关系,并不让人觉得违和。 程俭故作惊讶:“老头子出门前特意交代我说,北面卦象不佳,如果有外乡人从这个方向下来,一定要及时躲避,否则将有灾祸。我向来是对这些卜筮之术不屑的,怎么今日一看,倒像是有几分道理了。” 一颗青梨从天而降,幸而程俭眼利,一下子出手接住了。头顶上的女孩嚷嚷道:“乡巴佬,你说谁灾祸呢!你哪里会知道,我家小姐可是…” “甘罗。” 她话还没有说完,被少女平声打断。小丫头瘪瘪嘴,一溜烟从树干上退下来,跃到少女身畔。 程俭打量着她,微笑道:“卜书上还说,吉人词寡。我看,真应该宁可信其有了。” 又一个梨子飞来,距离太近,他怎样都躲不过,硬生生地捱了一下。这一击扔得又准又有劲头。如果换成暗器,威力应该更可观。 程俭弯腰拾起那颗水果,拍拍灰,自然地挪后半步——道姑少女和打手女童的组合,碰巧还跟他那位隐退已久的老师有些瓜葛——可疑,但也很新鲜。 少女的声音隔着薄雾传来:“我们初到此处,人生地不熟,不敢轻易落脚。甘罗饥肠馁馁,才摘了你的梨来吃。你不想我们摘你的梨子,不若好好招待我们一顿饭,我便让她把所余退还给你,此事就算一笔勾销。” “至于吉凶之说,更不必放在心上,”她停顿了片刻:“上一次我见到张先生,他曾占卜我活不过及笈礼。但是,如你所见,我还没有死去,也没有要死去的迹象。” 少女拨弄着绡纱的锁边,束拢后顺好,一齐拨到了脑后。她的手指白皙而柔软,从袖口伸出细细藕节,连带着掸去锁骨上的花瓣。这一连串极寻常的动作被她做得流畅而富有美感,即使谈论生死寿数,亦不为所动。 程俭扬了扬眉毛,只得准备带路。人家都不惜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