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2 / 2)

就不选了,你帮我选一千把送去即可,对了,每一把都要不一样的,不能重复哦。”苏叶道。

女掌柜想了想,“没问题,不过我现在店里只有两百多种,姑娘不介意等的话,我可以立刻让扇娘制作。”

“在清明节之前能否做好?”等团扇到了,她就在庄子里举办一场赏扇赏花宴。

正好那庄子已经修建完成,里面的花园也种满了各色花卉,除了本朝就有的那些,苏叶还从空间门里拿出了许多这里没有的花朵种子。

比如西方人最喜欢的玫瑰,郁金香等,这些都是花匠们好不容易种活的。

当然了,也是因为这些花种在苏叶的空间门经过改良,以及灵泉水的培育,才能适合汴梁的环境。

而事实就是,苏叶庄子里的花开得可好了,有将近两百多种。

除此之外,她在那山上也种满了各色鲜花,因此这两年,那一片成为了汴梁百姓清明最好的踏春地点。

而苏叶也相当大方的,任由他们进入欣赏,只要不进去园子,一切都很好说。

不要以为她弄这些,是为了文雅的爱好。

其实不是,就是为了赚钱。

宋人爱美,体现在方方面面,他们不仅爱美人,也爱漂亮的花朵,甚至有簪花的传统。

无论男女老幼,在特定的节日都会簪花,因此汴梁的花卉市场也相当火热。

有钱的不仅头上带珍稀品种,还会用鲜花装饰衣服,甚至是缀满出行的轿子或马车,没钱的也会去野外采集野花,佩戴在头上和孩子身上。

而寒食节就是戴花的日子,寒食节的第三天是清明,汴梁的百姓会出去扫墓顺便踏青,扫墓倒是其次,踏青才是重点。

有钱人会去那些出名的园子,而穷人去郊外赏景,但无一例外,等晚上他们回来,会带上一篮子鲜花。

因此花朵是一门相当好的生意,尤其是稀有的高端花卉市场,那是一盆能卖到几十上百两的。

因为宋朝的海贸发达,外来的花卉也不少,但那毕竟是远渡重洋,并且不一定能在清明节之前运到,运到也不能保证花卉一如既往的鲜艳。

实际上,鲜花最不好保存了,而带回来种子,也不容易种活。

苏叶是有外挂,才能保持种子的活性,就这样,也是她偷偷浇了灵泉水的缘故,才能让这些花长得这么好。

所以怎么看,苏叶这里都是独一份的生意。

从去年开始,她的庄子就出名了,被她取名为玉英园的园子远近驰名,被汴梁百姓津津乐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