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2 / 2)

乡里乡亲的,别人有难,他们不能袖手旁观,不然等到他们需要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帮忙。

展昭听闻,也顾不得得别的,立刻往县城的方向去。

这村离县城并不远,用上轻功不过一炷香时间门,就赶到了城门口。

此时城门口已经被淹了,大家背着行李,抱着孩子,涉水排队往外走。

有些家里有牛车骡车的人,车上放着东西,老人和小孩,艰难地往外挪。

索性华亭县的县令确实手段了得,且在本县威望极高。

他本人站在低矮的木制城墙上,指挥着衙役维护秩序,让众人有序排队,不得随意拥挤和插队。

这有效减少了推挤和踩踏带来的危害,让众人逃离县城的速度加快,另外还空出一条路来,专门让船只通过。

之前说了,华亭县是建立在水上的县城,因此才会在灌江刚开始倒灌,就呈现被淹的趋势。

但这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很多人家都有船,无论是拉货的,还是打鱼的,亦或者只是用来出行的,总之,船的数量不少,善于撑船的人更多。

这些船主在一开始的惊慌之后,渐渐被组织起来,进县城救人。

而这条通道就是专门做此用途的,一条条船只进去,带出一个个被你困的人。

展昭看到这一幕,暗暗称赞,然后以脚点水面,跳到城墙之上,抱拳行礼,“见过县令,在下开封府四品带刀侍卫展昭,游历到此恰好遇到了此事,不知有何能帮上忙的,还请县令不吝吩咐。”

县令是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人,面上蓄须,五官端正,一看就是严肃板正之人。

他听到展昭的介绍,眉目一凛,“你是来查案的?华亭县发生了严重的刑事案件?”不怪他这么想,官面上混的,谁还不是消息灵通之辈,看他能在江南富裕之地,当着一县县令,就知道他的关系也很硬。

之所以人到中年还是县令,不是因为他没机会升官,而是身为家中庶子,不能和嫡出的三位兄长争夺资源。

且他那嫡母不是好相与的,对于庶子媳妇颇为苛刻,县令为了不让夫人受婆母磋磨,干脆不升官回京了。

其实在地方上当县令也挺好的,有钱有闲,碍于他的身份家世,无人敢为难。

因此他在华亭县当县令,一当就是十几年没有挪窝,这里的一切他都非常熟悉,且把县衙的权利牢牢掌握在手里。

但他不回京不代表不关注汴梁发生的事,对于包大人的鼎鼎大名,以及他名下公孙先生,展昭等人,绝对了解甚深。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