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1章(2 / 2)

模的纺织工坊和香皂工坊等,都只招收女性的原因,因为她们原本就不算地里的主力,尤其是女童和年轻的姑娘。

以往她们在家里做家务或带孩子,创造的价值有限,在家里纺布,也远远比不上在工坊的效率。

现在把这群人就解放出来,让她们进入工坊,不仅不会对农业造成冲击,还能让百姓的生活更好,收入增加。

谁让女性原本就是被束缚住的生产力呢,现在解放了一部分,自然是利大于弊。

另外,这也是苏叶的有意为之,其他很多工坊,都可以招收男人。

或者说男女都可以,那么工坊主就会率先招男人,而排斥女人,这是固有观念决定的,想要改变很难,除非实在没人可造了。

而纺织这个行业,织布做衣服,天然就是女性的活,也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固有观念,一开始就让那些男人去纺布,他们肯定不会愿意。

这样一来,女工人率先崛起,有个十几年功夫,观念也就能顺势改变了,她们开始愿意和男人一样出去做工,而男人也阻拦不得。

毕竟谁家里都不富裕,能有一人每月赚上几百文,不让去才是傻子吧。

另外还有一个苏叶没想到的好处,那就是女人堆里必定是女管事,毕竟现在男女大防比较重,让一个男人来管理年轻姑娘们,任谁心里都犯嘀咕,不如女管事来的放心。

而想当好这个管事,不认字是不行的。

于是形成了一种风气,让姑娘们去认字,虽然只是小规模的,但已经很可以了。

等到几年后,认字的姑娘越来越多,别的工厂开办起来,男女工人都招的时候,会认字的女性就能凸显出来,获得管理岗,而不全是男性。

这就形成了正循环,认识赚钱的女性越来越多,男性想把她们赶回家里去,都不可能。

到时她再在朝廷设立女官,阻碍也要小的多,至少民间的百姓不在乎了,女管事都不少,那女官也是正常的不是吗?

考察完,苏叶非常高兴,这比县试结果出来,她得了案首还要高兴。

为了以示公平,县试前十名的试卷会被张贴出来,苏叶的文章立刻被所有人看见,原本那些还有点不服气的人,看完不由心神震荡。

原来这笔帖式和策论还可以这样写,好精巧的心思,让人不得不佩服。

不要说同科考生了,就是那些已经过了童生试的秀才,都自认自己没这个水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