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1章(2 / 2)

最后剩下的,都是老实人,要么是底层,还没机会贪。

这一下,荣国府的下人直接少了好几百,就只剩下一百多人了。

王夫人算了一笔账,大喜,每月至少少三百两的支出,且这么一整顿,那些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产业,也‘扭亏为盈’,真是大好事,呵呵!

贾家再不是之前险些入不敷出,相反,结余还不少,就是可惜了那几十万两,竟被拉去了国库,大伯子真是暴殄天物,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贵!

可已经送去的,也弄不回来了,王夫人只好叹气再叹气!

第436章 红楼潜龙在渊50 但也……

但也有一件事叫王夫人万分欢喜,那就是贾珠被授予官职的时间门,比同科进士都要早。

按照张老太爷的计划,贾珠本应在三月后参加庶吉士考核,如果通过,那自然加入翰林院,皆大欢喜。

要是没通过,会运作一番,派来江南找一小县任县令,或者府城担任通判。

每一届进士基本都是这个流程,除了前三甲直接入翰林,其余都要再考一遍庶吉士,不行再考虑分配官职的事。

然而因为贾赦这一闹,让太上皇再次注意到了贾家,得知贾家子孙有出息,还比较高兴。

虽然之前贾元春的事,让他的算计落了空,不过好歹也没成为新帝嫔妃,看在过世贾代善的份上,他就不予追究了。

即便甄贵妃在他耳边说了不少风凉话,太上皇也没放在心上。

毕竟他现在一心养好身体,求得长生,对于女色早就戒了。

甄贵妃又有过去的斑斑劣迹,在太上皇这里早没了年轻时的优待,只是拿来制衡新帝的工具罢了。

这样的人来和他说老臣家眷不好,太上皇是不会放在心上的。

且也有点厌烦甄贵妃总是说这些世俗小事,耽误他修行。

所以太上皇对贾家的感官一如既往,没有受到之前贾元春事件的影响,自然对贾珠的出息持正面态度。

倒是新帝,在知道王子腾有意让贾元春进宫,内心是高兴的。

贾家虽说目前在朝中没有高位,军中势力也被王子腾占据,但还有张家这门姻亲在。

张老太爷自从回朝,就一直不偏不倚,从不在两位帝王中间门站队。

他的儿子也是,一回来就入了翰林,然后就不出来了。

翰林院院正这个职务,说重要肯定重要,是全国读书人的标杆,在仕林中有巨大的影响力,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到全大楚学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