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6章(2 / 2)

薛家分得七十万两银票,三个庄子和两个铺子,其余全都折算成银子,分给了族里人。

至于这庄子和铺子,是早年薛父准备给薛宝钗的嫁妆,早就记在她名下,族老们想抢都抢不走。

也就是说,薛蟠真正分得的,只有七十万两,这对于原本一个豪富之家来说,实在太少太少了。

别说薛蟠自己了,就是外人听说后,都唏嘘不已,觉得薛家人不厚道。

好歹当年薛父还在的时候,把家业发展到现今这个规模,功劳苦劳都有,怎么能欺负孤儿寡母呢。

现在人的观念里,家业是田地,房产和铺子,这才是真正保值,又能带来源源不断收益的东西。

因此薛蟠只拿到银两,是真的吃了大亏了。

薛宝钗当然知道,接受这个分法,自家是吃亏的。

但她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分完家,立刻遣散家中大部分奴仆,然后收拾行装,打算一家三口去京城投奔二舅王子腾。

她行动迅速果决,即便薛太太还病着,宁愿带着大夫出行,也不愿让哥哥再留在这里。

对外只说找二舅舅管教哥哥,不能再这么败家了。

外人听闻,只觉这薛家姑娘果敢,是个聪明的,知道找舅舅庇护教导。

苏叶站在码头边的酒楼上,眺望远去的船只,好奇询问道,“这薛宝钗到底昧下了多少钱?”

七十万两只是个幌子,薛蟠应该从那些铺子里,至少提走了五六十万两。

但这仅仅是小头,首先薛父作为大家长,不可能不存有私产。

也就是说,至少有一部分,是薛家族人完全不知情的,这些不会被卖,只会被薛宝钗掌握在手里。

可除此之外,他们这么多年攒下的呢,府里不可能真的一文都没了。

“薛家原本就有六七十万多万两,加上薛蟠弄来的,薛太太的嫁妆,差不多有二百多万两,另外……那部分薛先生隐下的产业,我们事先查探出,至少有五十多万两。”

总共三百多万的家业,薛家三人用,就是一辈子吃金吞银都够了。

且这次去京城,薛宝钗一定会采取措施,让她哥哥吃够苦头,再也不敢随意挥霍了。

苏叶微笑,“是个有手段的。”

薛宝钗就是被条条框框套住了,只要挣脱那枷锁,可真是叫人大吃一惊,有手段,敢想敢干,心也够狠。

这年头谁不在乎族人,偏她能轻易舍去,是个干大事的好苗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