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33节

我靠编剧发家致富 第33节(2 / 5)

要发表多么资深的论文,但文学素养是必须具备的。

有关《百归记》的资料倒是比《代号11》好查一些,林济刚确定接下这部剧,两天之后,他就收到了五个巨大的纸箱——全是宣传部门提供的和原著有关的研究资料和历史论文。

影像资料和电子资料自然也是有的,都是以g为单位。

林济:“……”

这部剧写完,他大概能考上古文学专业研究生了。

第37章 创作ing

《百归记》记载了百氏家族足足三代人的风雨人生, 三代人,横跨七十载岁月,在这七十年间, 百氏家族有盛有衰, 直至在时代的浪潮下最终灭亡。

家族的命运与时代紧紧捆绑在一起, 在故事中, 除了百家以外, 也有以百家为中心,与它有关联的几大家族的故事。

百家以盐业起家, 第一代祖辈曾去辽东屯垦获取盐引, 之后生意越做越大, 成了徽地有名的大商人,延续足足数百年。

只是时代更迭,百家过去的荣光已不复存在,子孙辈们只能守着家中的大宅做些米粮生意,但俗话说,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百家虽然不如早年,在当地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 积累了铺子、田地等不少产业,就算百家愿意平静度日, 家中的产业却总被惦记着。

百家这一代一共兄弟三人, 老大百诚娶了县官家的女儿接了家业,经商的本领却是平平, 老二百信留了洋, 成日嫌家里封建,崇尚自由, 该花的银子却一分没见少花,至于老三百通,性子又莽又直,十天半月里不闯次祸心里都不痛快。

要说这一代最能干的,却是大小姐百玫。

《百归记》的故事要从百诚被人蒙骗亏了一笔生意说起。

百诚立志恢复百家荣光,却志大才疏,这笔生意一亏,百家不得不卖了铺子、田地救急,银两尚有许多缺口,亲友和往日的合作伙伴们却不肯救百家一把,就连百玫谈好的亲事也告吹了。

到这时,百玫才得知,百诚被蒙骗,其中也有她未婚夫的手笔。

这还仅仅是《百归记》中百家第一代人的故事,二、三代的故事同样繁杂。

原著就很厚,林济把出场过的人物列了一个清单,每个人物写几行简要介绍,居然填满了一整本笔记。

第一代人物中,重点突出的是百玫和她的三位兄弟。

这种名著类作品确实不好改,但它也有一个优势——故事脉络非常清晰,时代背景、时间线和发生的事件都不需要林济烦恼,原作中已经写得清楚明白了。

林济的第一项工作,是要搭建起《百归记》的剧情线。

当然,在构筑剧情线之前,林济还要思考一下,他自己是以什么角度看待《百归记》这部作品的。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