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1 / 2)

苏月禾安慰道:“再忍两年,现在政策越来越宽松了。以后各家顾各家,不会再有人来管的。” “但愿吧。” “别人要问起你这三百块钱在哪儿,你就说我帮你拿去信用社存起来了。” “要得。” 苏月禾跟爷爷聊了几句,才离开。 回到家眯了会儿,将近一点,梁正烽才回来,他把木盒跟钱给苏月禾。 “警察怎么说?”她问。 “还在跟队长和赵利群聊,你大哥也没回来,苏柏松这种情况,估计会在少管所呆两年。” 两年也还行,不过两年后出来超龄没办法参加中考了。 到时候估计也没心思考。 夫妻俩睡了不到四个小时就起床了,吃了点红薯,两人出发回城。 * 今天星期一,苏月禾第一次跟着方主任出去开会,去的是肥皂厂。 松香厂距离肥皂厂不远,她们走着去的。 还没到肥皂厂,就先闻到了香味,方主任道:“你闻到没有,这个香味跟我们松香厂的香味是不是很像?” 苏月禾点头:“是很像。” “因为用了我们的松香呀,就靠着我们松香练出来的肥皂,货都卖到省城去了。” 苏月禾当然知道,肥皂厂的飞雁牌香皂,以后会成为国民品牌,起码在本省,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的。 肥皂厂是一路躺赢,第一次市场经济改革依靠有独特香味的肥皂卖遍全省,十多年后,国企改革转型成了私企,之后升级成日化公司,肥皂、洗衣粉、洗发水都做。 只是后期洗发水没做起来,公司一度陷入经营困境,而后飞雁品牌被国外大牌拼购,国民品牌变成了外资控股的牌子。这是最可惜的。 苏月禾曾经畅想过未来,如果她来做洗发水,她有秘方,未必会失败。 只要洗发水能成功,飞雁品牌就不会卖给外资。 进了肥皂厂,厂区很陈旧,最高是三层的老房子,还不如松香厂建的好。 办公室就在角落的瓦房里,方运红走在前面,直奔采购科。 采购科一个男职工出来负责接待她们,然后让到旁边一个空着的办公室里开会。 说是开会,但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只有一张废旧的办公桌放在角落,大家就围着那张办公桌坐着。 整个肥皂厂,都完全不是苏月禾想象的样子。 处处透着一个字:穷! 除了采购部的两个职工外,还来了三个领导,一个财务科科长,一个办公室主任,一个是副厂长。 这次沟通会就一个主题,那就是大靖松香即将涨价。 方运红笑道:“这也是上级部门林业局根据国家鼓励的市场经济改革给下达的指示,不止是针对你们,是所有客户都涨价。” “涨多少?” “10%” “这也涨太多了。方主任,我们厂的情况你也知道,虽然销售情况很好,营业额看着也很可观,但我们赚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