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 / 2)

游戏给列出了几种装裱和修复的方法。

沈瑜点开第一种装裱方法。

游戏修复空间,让沈瑜身临其境的体验过程。观察一位装裱师傅的操作,从平整画纸开始,托纸,镶绫绢、上下隔水,覆背,装天地杆等一系列的过程。

他看完这种方法之后,又点击观看看修复字画的方法。

一位老师傅,将破损的画面层层揭开,将破损的画纸,在类似的托纸上拼接起来。

空间列出了几种修复办法。

在字画修复的行业中,被大家认同的修复办法是修旧如秀,尽量保证字画的本来状态。也有一些装裱师傅会将画面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例如针对虫蛀,纸卷破损,颜色脱落等问题。

沈瑜记得,修补《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用水印着色的修补办法。

他详细记录下了需要准备的纸绢种类。

沈瑜在观看修复方法中,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第二天一早,沈瑜接到了陈晨的电话。本来以为她是找好了相应的房源,没想到陈晨说,需要多联系几个房源,所以请他耐心等待两天。

沈瑜决定着手准备修复任务,先去各处市场搜集一些老纸老墨,以及老的丝绢绫锦。

他先去了文化市场,把所有卖纸张的店铺全部跑了一遍,结果发现,绝大多数的店铺里,五年以上的宣纸都很少,只有一家店里存有一定量的老纸。

店老板姓山,比沈瑜大几岁。前老板自称家里是两代人都是做宣传的。他直言不讳,自己店里的老纸,是上世纪80年代生产的产品。

沈瑜买了几张老的宣纸、皮纸。两人聊的逐渐熟悉,山老板问沈瑜买老纸做什么用?

沈瑜只能说,是为了临摹作品,尽量贴近原作。

山老板说:“整个市场里,就我这里有老纸。如果你还想买更好的,要么去首-都或者去魔-都,要么就是去原产地看看。

但是,你别抱太大希望。我大伯、叔叔都是做宣传的,据我所知,他们厂里存有一些老纸,超过30年的老纸很少了。”

沈瑜在问哪里还能找到老纸。

山老板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说让沈瑜去装裱店问。

沈瑜又跑了几家装裱店,才问明白,人家店里这里不会把装裱材料卖给你。另外,大部分装裱店并不承接修复字画的业务。

沈瑜厚着脸皮,借着上次捐献汉代石砚的事情,跑到滨海博物馆,找到了认识的齐院长。

齐院长还记得沈瑜,听说他的来意之后,热情地带着他,到了书画古籍工作室。

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一位林老师。

林老师听说沈瑜的想法,没有藏私:“小沈同学,我们这里修复字画的数量不多,我们主要的修复任务是古籍一类的文物。

我们修复所所用的纸张,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