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1 / 2)

我觉得,有这两点破绽,基本可以断定这个东西有问题。”

张鞠传思良久,拍了拍自己的口袋。

沈瑜猜到张鞠的意思,掏出烟来,递给她一支,也给自己点上一支。

张鞠像是自言自语的问道:“这两件瓷器,如果是真的,应该很值钱吧。”

沈瑜说:“明代永乐和宣德两个时期的青花瓷器,一直赫赫有名。如果是真的,大概要一百万以上。另外,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也很贵。”

张鞠问道:“真品康熙太白尊,在市场上的价值有多高?”

沈瑜说:“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一位博物馆的研究院,他给出的估价是一百二十万至二百万之间。”

张鞠猛吸了一口烟,左右看了看。

沈瑜及时的把烟灰缸拿出来,让她按灭烟头。

张鞠说道:“行了,我大概明白了。”

她调整了一下情绪,对沈瑜说道:“不要对人说起今天的事儿。还是老要求,这是为了保护你。

等一会儿到了我们单位的时候,不要在门口停车,明白吗?”

沈瑜说:“我知道了,看你这么严肃,我猜到这事情也不小。”

张局说:“你知道就好。上次的事情多危险。”

沈瑜刚想说什么,张鞠就及时拦住了话题。

“走吧!”

沈瑜知道对方是好意,就发动车子往回赶。

张鞠的心情比之前好了一些,用轻松的语气问道:“就那么一个小瓶子,居然那么贵,对了——那个太白尊。为什么会起这么一个名字?豇豆红?有什么含义吗?

沈瑜说:“太白尊又叫太白坛。据说是模仿大诗人李白的酒坛而得名。同时这个造型也像来圈鸡的罩子,所以叫鸡罩尊。

关于豇豆红,有很多说法。

《匋雅》记述“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俱备,惟红独多。”

豇豆红是清代康熙晚期烧制成功的一种高温铜红釉,色泽不易控制,呈色半由天成,经常隐现深浅不同的斑点,正所谓“苔点,泛于桃花间”、“莹润无比,居若藓右暗之间,妙在难以形容也。”

《饮流斋说瓷》中称「淡红中显鲜红色与茶褐色之点,背光则显绿色」,这种豇豆红釉仅限于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等小件器物,以文房用具为主。

釉色有上下高低之分: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通体一致,鲜艳明快,没有瑕疵;略次为釉色如豇豆,有深浅不等的斑点及绿苔,色调较浅为「娃娃面」。

豇豆红釉烧造难度很大,专供宫廷御用,因此极为珍稀。康熙朝豇豆红制器,常为八件一套,为皇帝御制文房用品。成套陈设,颇感震憾,其地位之高不亚于同时期诞生的珐琅彩器。历史地位非同凡响,二十世纪七十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