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1 / 2)

沈瑜让坎迪丝给二人准备茶点,请他二人坐下。

海丽小声的对马克说道:“马克,我们第二遍看了那件雕塑,我确认它是真的。”

马克用手一引,“你可以直接对沈先生说。”

鉴定师罗根对沈瑜说道:“沈先生,恭喜您,这件雕塑非常棒。穿越麦田是弗雷德里克·雷明顿比较知名的作品。”

沈瑜说道:“我买到这件雕塑,时间并不久,正在研究,也想听听二位的专业意见。”

罗根说道:“弗雷德里克·雷明顿对米国西部的描绘,是米国艺术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创作时代的生活,还记录了这个国家最经久不衰的人物形象之一—米国牛仔。

他的很多作品,深深印入了大众的意识……”

他在说话的时候,马克悄悄地给两个同事传递信息,希望他们能配合自己说服客户。

第830章 雕塑的作用,回滨海

沈瑜的办公室里,他正在与两位鉴定师交流对雕塑作品的意见。

马克已经悄悄的向同事示意。

由于常年的合作,这两位同事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因此在向沈瑜表达自己意思的时候,与以前的谈判有了很大的差别。

罗根说道:“沈先生,我们听到消息之后,来到画廊之前,再次查阅了相关资料。结合我们以前知道的一些信息,可以推测出这件作品的一些来龙去脉。”

沈瑜说道:“我洗耳恭听。”

罗根说道:“《穿越麦田》是艺术家弗雷德里克·雷明顿在雕塑实践中最成功的作品。

最初构思于1902年,完全属于雷明顿最多产的探索。在这件作品中,雷明顿选择了一些西部居民生活中令人振奋、欢欣鼓舞的时刻,这与他以往的大多数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牛仔以这种方式穿过麦田,更能让人想起那些欢快的场景。

按照已知的信息判断,您收藏的第4号铸件,完成于1906年,可能是最后一批现存于私人手中的铸件之一。”

他说完之后,看了看海丽,示意由她解释后面的问题。

沈瑜把目光转向了海丽。

海丽理了理头发发,说道:“雷明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为观众展示场景的戏剧性的能力,以及描绘典型牛仔精神。

如《穿越麦田》,雷明顿将观众引入场景当中,他们不仅参与叙事,而且参与整个场景的感受。他成功实现这种感觉是,由迎面的观察视角驱动的,这使他的作品立即得到认可。这种明确无误的风格,有助于那些在《穿越麦田》创作时期出现的流行电影。例如,埃德温·波特的《1903年火车大劫案》和约翰·福特1917年上映的《巴克·百老汇》,在牛仔场景中有相似的视角。

我这么说并不代表《穿越麦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