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6章(1 / 2)

两人走回办公室,詹尼特打来电话。

“沈先生,您在画廊吗?”

沈瑜答道:“我在画廊,有事吗?”

詹妮特说道:“我马上赶去画廊。巴厘那边有一个拍卖会,拍品中三件不错的华国古玩,你要不要看一看?”

沈瑜说:“如果你手中有资料,我有兴趣了解。”

他结束通话,和克里斯蒂娜、曾晴再次开始查看画展的准备。

画展明天就要开始,各项工作都已准备齐全。为了万无一失,三人再次把工作流程捋顺一遍。

詹妮特敲门,拿着一摞资料走进办公室。

“沈先生,我把资料带来了。”

沈瑜说了一声谢谢,接过詹妮特带来的资料。

资料中的第一件古玩是,银鎏金錾刻花卉纹奓斗。

资料注明,奓(zha)斗的直径是15cm,重311g。创作年代是8世纪,估价10万~12万殴元。

他边看资料边感慨,拍卖会对古玩做了很多研究。奓斗又名渣斗,是古代宫廷宴席盛装骨刺的用具。

奓斗造型可溯源自商周时期的青铜觚。其特点是侈口、高胫、鼓腹、短足,口径可与腹径相等或稍大,径的高度占全器的二分之一,当奓斗作为实用器使用时,其功能相当于吐盂。

奓斗的常见材质有瓷和玻璃,玻璃奓斗只有清代才有,并且流行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准备拍卖的奓斗为银质,鎏金錾刻花纹,其口沿外侈,呈四瓣花形,自口向下收敛,如漏斗之状,短束颈,圆腹,底承矮足。器身腹部两面鎏金錾刻折枝花卉纹,茎叶分明,线条流畅。

詹妮特注意到沈瑜动作停顿,就介绍道:“沈先生,这件拍品来自巴厘的一个老收藏家。富苏拍卖行在06年的一次专场中,拍卖了一件的唐代五曲折枝簇花纹鎏金大银碗,与这件奓斗有些类似。”

沈瑜点头,表示听到了,又继续看资料。

资料中的图片很清楚,有多个角度的展示。

这件奓斗线条流畅,器壁轻薄,其使用锤揲之法,颇具美感。唐代金银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纹饰极为丰富。

沈瑜从其装饰纹样判断,奓斗应为唐代中期的物品。

他看过第一份资料,最近又拿起一份资料。

这摞资料中额第一张图片,拍摄的是一柄腰刀。

资料注明,铁鋄金夔龙纹腰刀,长94cm。创作年代:清乾隆时期,估价4.5万~6.5万殴元。

沈瑜仔细的看图片,注意到所有鞘室、手柄铁饰件皆为铁制鋄金,减地浮雕夔龙纹,底填漆,鞘室裹皮擦漆。

刀刃造型为清初时期典型,开制两根血槽,刀尖部分做反刃,钢刀刃锋,刀夹处浅浮雕鋄金夔龙纹。

整刀装具铁雕减地夔龙纹,表面鋄金,錾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