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1 / 2)

总之,是代表乾隆时期制瓷工艺水准和新颖设计的独特佳作。我估计,价值应该在500万~600万,甚至更高。”

鹿欣又看向资料中的另一件古玩,问道:“这件有什么特殊?我记得,你的收藏中有过类似的玉器了。这件还不是羊脂白玉。”

沈瑜说道:“这件玉雕螭龙纹扁瓶,——尺寸高14.2厘米,材质是黄玉,是乾隆时期的宫廷器物。

清朝制玉在继承明代玉器的基础上,有极好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乾隆时期玉器制作已成鼎盛之势。

清代玉器选材广泛,除用白玉、青玉、黄玉、碧玉、墨玉外,兼用翡翠、玛瑙、水晶、珊瑚、琥珀、碧玺等雕琢玉器,这些质色多异、造型别致的装饰品给人以绚丽多彩的视觉感受。其中,黄玉是玉材中最名贵的品种之一。其色泽由淡黄至深黄不尽相同。最名贵的黄玉色泽纯正,材料极其难得,特别是上好的黄玉极为少见。

清代黄玉作品中,玉质多属上乘,其黄色正而娇,莹润如脂,是玉中的佼佼者,其价值绝不亚于羊脂白玉。

此瓶的玉质,温厚细润,留有大面积天然皮色,颜色祥瑞;其为敞口,束颈,丰肩,直壁下敛。瓶身以浮雕加圆雕之法饰三只螭龙蟠伏其上,形态各异;瓶身打磨光滑,天然去雕饰,体现玉材之美。整器玉质优美,样式古朴而有新意,造型重视平衡感,又富有韵律,中正庄严又不落俗套,艺术水平极高,题材构思精巧,是值得收藏的珍品。

这件玉器的价值绝对不低于刚才看过的瓷器。”

鹿欣听沈瑜说完这两件物品的来历特点,问到:“如果两件古玩像你说的这么珍贵,对方一定不愿意换。”

沈瑜依在靠背上说:“这是可以预计到的事情,但是,交换的物品,不能总是由他们选。我会给他们一点动力。”

……

和韵博物馆小会议厅内,沈瑜和扶桑考察团再次开始谈判。

如上次谈判一样,双方分宾主落座。参与人员也与上次接近,只有金部长没有参加,由林主任出席。

双方寒暄两句之后,进入正题。

沈瑜说道:“中野先生,各位考察团的朋友。上一次见面之后,我认真考虑了贵方的意见,认为用藏品交换藏品是非常合适的办法。这是我选出的几件古玩,请过目。”他把打印出来的资料递给中野。

中野翻看沈瑜拿过来的资料,翻看的动作突然顿了顿,抬起头看向沈瑜。

沈瑜仿佛不明白对方看什么,以礼貌的微笑回应。

中野看完,把资料推给了中泽。

中泽先看到笔舔的资料,点了点头,没说什么,但是他看到第二件古玩的时候,脸色就变得古怪。他也抬头看了看沈瑜。

中泽的速度加快,看完之后又给了另一个人……

等考察团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