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之我是朱祁镇> 第三十七章:回乡

第三十七章:回乡(2 / 3)

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同学的想法我都看了,确实有许多让我惊喜的地方。

尤其是女同学们,你们都能丢掉束缚,将自己的想法完整阐明。

倒是男同学们多是有些闭门自守,言语间对男女之别,有些理所当然的意味……”

朱祁镇静静讲着,门外的董太启是不是会点头或者摇头,听得很是认真。

“好了这堂课就先讲到这里,这次的课业,还是很简单,请同学们谈谈对平等的看法,下课!”

朱祁镇说完,然后满屋子的桌椅板凳挪动的声音,众学生齐刷刷在二丫的带领下起立,向朱祁镇鞠躬行礼。

朱祁镇还礼走出门,身后开始爆发激烈的讨论开心的气氛蔓延开来。

“康平兄!”朱祁镇见到门外等着的董太启上来打招呼。

“哦!天来兄!您的想法每每都能给人以醍醐灌顶之感,真让我钦佩啊!”董太启感叹道。

“哈哈,都是我的一些想法,康平兄如此捧场,倒叫我不好意思了!”朱祁镇笑言。

“不不不,这都是我肺腑之言,若是今天方便,我做东,请天来兄去柳心居坐坐,也好当面请教!”董太启如此说道。

朱祁镇当然不会拒绝,有知识分子愿意接受自己的观念,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请!”

虽然这些大逆不道的言论早就传到了外面,甚至还有朝臣上疏弹劾。

可毕竟现在的养济院是完全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司礼监养着,这类的奏疏,朱祁镇看也不会看,全都授意于谦打了回去。

明朝虽然礼教规矩比之前都重,但还是对女子没有那么苛刻,依旧有马蓬瀛、秦良玉等出彩的女性代表。

虽然朝中对着些个言论有些腹诽,可毕竟是皇家地方出来的,也确实不好插手。

至于什么众生平等,也多是以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为解释。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朱元璋了,他为了中央集权,捧孔灭孟,将好多孟子的学问删减,加强统治与管束臣民。

尤其是像这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话,几乎已经不见官方刻印版本。

也不知道他若是明晰有这么一个后代,会不会气的从坟里爬出来,对着朱祁镇踹上几脚,再骂几句不肖子孙。

朱祁镇在京城的日常多是以教课为主,目的是为了将自己后世的先进理念传递。

也只有在养济院这种地方,多是孤儿没有什么从小的耳濡目染,才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有句话说的好,教育从娃娃抓起,征服改变一个民族,就要从教育抓起。(在这里痛斥毒教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