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儿可多了呢!” “留住客人,赚钱的是别的……”陶秀兰往本子上认真地记录起来。 她想起来以前女儿教自己的,说好的服务才能留客。就像四件套,也就赚了那一波,反而是自己当初想送人的小玩意儿,利润率高多了。 还有喜娃娃,结婚潮的时候,店里最多一天定出去了十几对。 陶秀兰去汽车美容角落那边转了转,回来一把抓住了妹妹的手:“我觉得,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她抓起电话给陶蕙兰一通说。 于是当天晚上,钟建军被老婆一个电话召唤到了小姨子陶欣兰店里,扛走了足足三个麻袋! 第61章 暴躁了 车内的挂饰, 脚垫,抱枕,统统被拆开来研究了一遍。 小小的秀兰裁缝铺里, 忙的热火朝天。 陶蕙兰一边学着编一个挂饰,一边和大姐闲聊:“现在有车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看忠门街那边的路都开始重修了。花坛都被推掉了, 要拓宽马路。” 陶欣兰坐在沙发上嗑瓜子看电视,顺嘴回道:“迟早的事儿,雪青电话里也说,北京的马路可宽了。他们学校已经算在郊区了, 你想想看,首都这得是有多少车了。” 屋子里三个人, 就她闲着,没事她又跑到大姐身边围观。 “大姐你手艺真好,这个垫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看着差不多, 坐上去舒服多了。” 陶秀兰正在做一个冬天的垫子 。 要不是拆了一遍那些东西, 谁能想到, 有的垫子外面光鲜亮丽, 里面薄薄一层填充粗制滥造, 而且味道刺鼻。 买的时候如果贪便宜了, 就要倒霉了。 陶蕙兰把那几个垫子都扔的远远的,还告诫陶欣兰:“你最好看着点库存,这种脏心烂肺商家出来的东西,就不要摆店里了。” 陶欣兰觉得自己很无辜:“我哪里知道啊。这是当时我买什么的时候, 对面顺手送的。果然是便宜的没好货。不过,以后有大姐这些垫子, 估计别人都不会要这种最便宜的了,我回去就扔了。” 陶秀兰做的垫子是第一个打开销路的。 这个款式最上层是一层细密的短绒,底下缝了一层防滑的硅胶垫。为了更好贴合座椅,陶秀兰特意去好几个车上剪了纸样拿回来对比。 这样一个简单的垫子,成本其实很高,利润率也很低,但是好在做起来不费劲。 第一天试卖的时候,是一个女车主拿走了一个,三天后就带了同事来一次性定了十几个。 根据不同车型,陶秀兰这里是可以定制形状的。 这一单还给陶欣兰带来了实惠,女车主那批人顺手就在她店里洗了车,还订了其他的东西。 这让陶欣兰对大姐二姐捣鼓的这些东西,兴趣就更大了,成天往裁缝铺跑。 沈志诚回来看到过一次姐妹齐聚的画面,最近一直就避着她们,干脆一周只回家一次了。 对此,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