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安分守己当昏君> 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13节

安分守己当昏君 第13节(2 / 4)

皇帝整个人散发一种无欲无求的气息。

出身蜀地,性子也毛焦火辣的刘丽妃到底按捺不住了道:“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搞这些云山雾罩,遮着八层布的说辞!”

还委婉说什么‘陛下心神宁恰无旁骛。’‘眼神中只有单纯的欣赏之意’,那分明就是——

“陛下这不会就是大病过后,不行了吧!”

众人:……

话糙理不糙啊。

其中入宫最久,在这几人中也素来是主心骨的高淑妃一锤定音道:“陛下若是‘不行了’,那却是不行的,陛下必须得行。”

中文博大精深,这句话成功把在座的外国友人绕晕了——自永乐帝起,朝鲜就多奉贡女充实大明皇帝后宫。今日在座的车嫔就是朝鲜女子,这几个不行把她听得两眼冒圈。

“皇帝若不好了,咱们余生,也不过是……”

高淑妃没有说完这句话,但在座诸人都明白。

彼此对望,眼里俱是化不开的愁绪。

**

乾清宫。

东暖阁里有张桌子,专门用来安放妃嫔敬送之物。

临近端午,上头摆满了各宫的心意:夏日多用的手帕、荷包、扇套,以及跟端午佳节挂钩的五色长命缕、细纱缠的纱粽、艾草编的小老虎……还有各色点心匣子。

诸嫔妃想见皇帝,也不能青天白日就往乾清宫跑,多是派贴心的女官或是宦官,带着茶点来送与皇帝,又要拿出自己的体己钱来,收买御前传话的宦官。

“这可真是贷款上班了。”姜离不由替她们心疼起来。

大明的妃嫔,跟很多朝代不同。大约是为了防止外戚干政,后族强势,自太宗文皇后(朱棣的徐皇后)后,后妃绝大部分都是出自民间。*

基本不会出现什么贵妃是将军的女儿,皇后是尚书的孙女之类的世代贵族的女子入宫。

也就是说满宫妃嫔,顶多出身于小康小富之家,是没什么银钱能让她们带入宫中的。

所以姜离看她们还要自掏腰包给皇帝送东西,就很心疼——

带入下,就是辛辛苦苦北漂人,每天打卡考勤(晨昏定省守着做妃嫔的规矩)挣得工资,为了拿项目还得倒贴钱。

然而大明后宫的职场,却是容不得人不卷的。

姜离从现代而来,“卷死了”是很多人放在嘴里说的口头禅。

但在这大明的后宫,不卷,甚至哪怕尽力卷了,但运气不好只得宠而无子嗣——就是死,真正的,物理意义上的死。

姜离打开了贴着长春宫封条的点心匣。

“她们争的哪里是恩宠。”

“是命啊。”

*

夏日阳光粲然。

高淑妃倚靠在窗畔榻上。午后阳光斜斜切进来,晒不到她却能晒到她身旁的一只摊开睡觉的狸花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