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中书门下三品一样,都是给宰相的加衔,得此衔为真宰相,但宰相又必有其它职,比如仆射、侍中等职。
当年李靖功高,太宗授李靖为尚书仆射,后李靖病重,太宗便让李靖在家养病,三两日才去一次中书门下视事,这是体恤重臣。
而如今李治让长孙无忌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却是实打实的要夺长孙的实权了。
如果长孙天天在家养病,三两天才去一次中书门下,那时间一久,这中枢里哪还有他什么事呢。
“多谢陛下体恤,但老臣这把老骨头虽然残破,可还能动弹。国事多艰,如今关陇山南等地大旱,事务更加繁杂,老臣身为主持朝政的重臣,又岂能在家享清闲呢。”
长孙今天也是不管不顾,皇帝的话他也照顶不误。
让他去洛阳,他不去。
让他在家休息,他也不听。
反正,他就是不肯离开中枢。
他堂堂主持朝政的顾命大臣,若没有什么大错,身体又还好的情况下,只要自己不肯走,皇帝也一时拿他没有办法。
气氛有点尴尬。
李治这时瞧了瞧武氏,便又道,“皇后无子,朕欲废后。”
王皇后跟着李治多年,从当年的太子妃到如今的皇后,可是一直都没有生过一儿半女。
而李治对于这个当年太宗皇帝为他选的皇后,也根本没有什么感情。
今天,长孙无忌几番不给面子,李治提出此事,也便是想让长孙退让一下。
“请问陛下,皇后又何错,以致于要废后?”
长孙无忌心里知道,皇帝是想立武氏为后,这个事情他是坚决反对的。武氏当年可是太宗的才人,如今皇帝立她为昭仪,本就已经过份了,还立为皇后,这种事情怎么能行?
岂不让天下人笑话?
只要他做一天宰相,他就绝不答应。
“皇后无子。”李治阴着脸说道。
王子,确实也算是一种过错了。
“王皇后还年轻,就算以后也无出,这也非大过,岂能因此就废后,太过儿戏。”长孙无忌不肯退让。
他不肯同意废王皇后,其实不仅仅是因为王皇后,也不仅是因为反对武氏,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这里还牵扯到了大唐的继承人之争。
早在李治继位之初,朝廷就面临一个问题,就是立谁为储君。
李治继位,太子妃王氏便册封为后,但王氏无子。而李治的长子又是庶出,为一个卑微的宫女所生。
当时朝廷有人提出立庶长子为太子,毕竟皇后这么多年没生,可能也不会再生了。皇后无子,那就是无嫡。
无嫡则立长,自然该立庶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