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逍遥小地主> 第227章 包圆了

第227章 包圆了(2 / 3)

右收成,就算朝廷减免田租,可这租调还得交,若是还要折庸更不少。要等到秋粮下来,肯定还有些差额的,就算我们乡里齐心协力,把粮食都拿出来,也还是不足的,我估计起码还得差一到两月的粮食。”

一个成年男丁,一年需要口粮六石左右,妇女孩童哪怕减半,一年也得三四石。

近万人口一到两月的口粮,哪怕少算点,最起码也需要五六千石粮食的。如今的粮价节节上涨,斗米近五十文,就算是粟米,也得一斗三十文了。

买五千石粟,以现在的价格,也得一千五百贯钱。

“总得一千五百贯左右吧。”

“利率呢?多久偿还?”李治很有兴趣的问。

利息啊,李逍捏着下巴有些犹豫不定。

这年头的利息是很高的,没有什么正经的金融机构,民间借贷多,利率也高。甚至朝廷都放高利贷,隋唐以来,常年战乱,有时只有京官有俸禄,地方官甚至没有俸禄。

那官员们靠什么养活自己呢?

靠田,职田、永业田,还有公廨田,大家靠田租收入。甚至就算是衙门的办公费用,也是靠公廨田。后来,情况稍好些,朝廷特别给各地衙门拔一笔本钱,这笔钱就让各衙门自己去放贷,利息就用来做衙门的办公开支。

这钱,也就叫公廨钱,衙门把公廨钱交给专门的人去放贷收息,一般都是当地有钱有势的人家子弟,这些人也被称为捉钱令吏。

这公廨钱的利息是多少呢?

官府给捉钱令吏每人以五万本钱放贷,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五万本钱,一年利息四万八千钱,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了。

这还是官府放的贷,年息都达到近百分之百,而民间的借贷利息只高不低,可知这年头放贷利息之高了。

民间什么九出十三归,什么羊膏利、驴打滚之类的多的是,总之就是越短期借贷利息就越高。

李逍要发债券,总不能比官府的公廨钱利息还低吧。

“我打算债券以半年为期,一百文钱为一张面额,月息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不计复利,半年到期利息为三十文钱。”

“这可是比公廨钱还要低些啊!”李治道。

“我们借钱是为买救命粮度饥荒,大家又哪有多少钱呢,这钱借了,还得抓紧还,要不利息这么高,越滚越多啊。”

发一千五百贯的债券,半年后蓝溪乡就得偿还四百五十贯的利息,这放后世,妥妥的高利贷啊。

“你这五分的月息,太低了,官府公廨本钱月息都是八分了。若想借贷,可不容易。这样吧,一千五百贯是吧,我一人包了。回头我派人送钱过来,你们给我债券。”

“你全包了?”李逍意外不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