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全科医师> 第496章 刘翰墨也要开医院

第496章 刘翰墨也要开医院(2 / 3)

他说了十几个人的名字。

“瑶芳去不去?”刘牧樵冒出一句。

“哎,可惜,没请动她。”

没请动她,刘牧樵就放心了。

他有种高兴,瑶芳没有理睬权贵,这是一件好事,其他男女影视明星,刘牧樵基本上就不关心了。

“刘总是刘翰墨吗?”刘牧樵突然又问。

“哦,不是,阜新伟业集团的刘总,没请动,他最近在忙一件事,想筹办一座医院,忙不过来。”雷总说。

刘牧樵一惊,说:“他怎么突然又对医院感兴趣了?”

“谁知道呢?这个人是商业奇才,投资非常多,也可能就是医疗系统,过去他还没有涉及吧,现在想把这个短板补起来。”

“他想建什么医院?在哪里建?”

“据说,他想回家乡建。他家乡在清江市。他想建一所大型综合医院。”

刘牧樵又是一惊。

这厮一直在沪市打拼,怎么突然想回家乡兴建医院?

清江市的医院已经基本上饱和,再建医院,无非就是和现有的医院竞争。

一所新医院想和老牌医院竞争,非常困难。

现在,清江市高端医疗无非就是附属医院的三家医院,省立医院分得一勺,安泰医院在猛追。

其他的医院,都只是吃点残羹剩饭了,看一些普通病,常见病,苦苦挣扎着过日子。

不知为什么,刘牧樵听到刘翰墨来清江市开医院,心里不是滋味。

这个原因,刘牧樵自己也说不清。

现在,民营医院遍地开花,可做得很好的并不是很多,各地还是以原来老牌的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院只是一种三流医院的存在。

民营医院的发展历史也已经有20多年了,他们之所以没有迅速地成为一支重要力量,与很多原因有关。

一是某系办医院,实行短平快,造成了不良的印象;二是民营医院人才缺口;三是自身的经营理念;四是投入。

其中,人才和投入是最大的制约。

有志进入民营医院做医生的人很少,毕业生就业,首先都是考虑公立医院,并且都争着去最大的公立医院。

大,就是品牌。

最后进入民营医院的,都是走投无路的,没条件去大医院的医生。

到了民营医院,又由于本身的人才有限,今后的发展也成了问题。

所以,多方面的原因,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相对公立医院来说,就差了一截。

其次是投入。

做医院,是要持续的投入的,投入的回报也是十分有限的,公立医院,可以说,它几乎把所有的利润全部投进了再生产中,并且,很多时候都是负债经营,没钱也要买设备,没钱也要搞建设。

国内,即便是那些病人极多的医院,也很少不是负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